新课改下的小学美术欣赏探究性教学探讨
新课改下的小学美术欣赏探究性教学探讨摘 要:一般来说,小学美术学科教学对学生审美意识、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实际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时代发展的需求,不断与时俱进,构建一种完善、科
新课改下的小学美术欣赏探究性教学探讨 摘要:一般来说,小学美术学科教学对学生审美意识、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 实际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时代发展的需求,不断与时俱进,构建一种完善、科学的教学 体系。与此同时,在实际核心素养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经验的总结,创新教学方式,为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基础。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美术;欣赏;探究性;教学 G623.75A1673-8918202329-0145-05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在以往的小学美术课堂上,教师占据课堂主导地位。部分教师在美术课堂推进的过程中,忽略了 学生对知识点的接受程度,只是一味地开展理论知识的教学,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处于被动地位,最终 的教学效果自然不尽如人意。 一、新课改下小学美术欣赏探究性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在情景式的课堂上,教师缺少情感体验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创建多媒体的教学环境已被部分教师所认同,然而,在传统的小学美术 鉴赏课中,教师营造的学习环境侧重于审美,而没有给予学生更好更真实的情绪感受。对小学美术赏 析教学来说,要使其达到较高的审美水平,必须经过视觉感受、意象发掘、审美感悟、情感共鸣等四 个阶段。假如在一个不能让学生感受到更多的感情和领悟的环境,教师将不能创造出一种能够和学生 感情共振的情境,很难去了解其背后的深层意义,制约了学生对艺术的认识,还对他们的美学水准造 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心理影响的忽略 在小学美术鉴赏课中,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往往会忽略学生的个性差异,不能对他们的 心理需要和学习习惯进行精确把握。因此,所创建的教学活动,也很难迅速地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 起来,无法激发出他们内心深处的探索动力,进而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下降,阻碍了他们的自主学习 意识的提高。除此之外,学生的专注能力比较弱,很难对一件事情保持注意力。因此,如果美术教师 主要是对一些枯燥的知识点进行讲解,那么,就很难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探索的兴趣,这与他们目前的 认知特征相矛盾。 二、新课改下的小学美术欣赏探究性教学意义 (一)欣赏探究性教学有利于实现美术教育 在小学美术教育中,主要的教学目标是向学生介紹美术知识,引导学生掌握美术技能,提高美术 素养。在课堂上,教师渗透的欣赏探究性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美术知识的理解,逐步发展美术技 能。从欣赏探究性教学角度来看,美术教育定位理性与感性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欣赏探究性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