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读后感3000字范文
三国演义读后感3000字范文 看完《三国演义》后,你有事感触呢,下面为大家搜集了一篇“三国演义3000字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三国演义读后感3000字范文 看完《三国演义》后,你有事感触呢,下面为大家搜集了一篇 “三国演义3000字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 要的朋友!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提起这首词,人们都 会想到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全名是《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明代文学家罗 贯中编著而成的。由题目可知,这部小说是依据《三国志》写的, 但是不向正史那样庄重,而是古代的白话文小说。与《三国志》相 比,《三国演义》变得艺术性更强了。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来点 评一下这部66万字的名著。 演义与正史的最大区别就是,演义不是全部真实的,演义是小 说。人人都说《三国演义》是七分史实,三分虚构,确实是这样。 但是虚构,使用艺术的手法进行虚构,而不是随便那段史实就可以 拿来虚构的。比方,关公温酒斩华雄,史书上并没有写这件事。又 如,关于单刀赴会见鲁肃,史书上写的是鲁肃单刀赴会见关羽。类 似的例子当然是数不胜数。读过之后,稍做分析,可知这些虚构的 情节,大局部是为小说描述的一个个人物作铺垫的。因为,如果仅 仅是象正史中所说的塑造真实的人物,有些人物就和作者的政治思 想观相违背了。而且,作者在虚构的同时,还注意到了情节的合理 性、连贯性,而不是生硬的去虚构,这也就是为什么读过之后,会 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总之,作者在这方面的写作是相当成功的,而 且这些情节也表现了作者的一局部主观愿望。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并不完全是真实人物,而是正史经过 加工后的人物,这其中就有被神化的人物和被丑化的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