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武邑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复习第72期学案

第(72)期一.古诗浅赏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小至杜甫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注】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第(72)期 一.古诗浅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小至 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注】这首诗是作者在大历元年寓居夔州时所作,此时杜甫的生活比较安定。小至:冬 至日的前一天。 【注释】 ⑴小至:指冬至前一日,一说指冬至日的第二天。 ⑵五纹:指五色彩线。《唐杂录》载,冬至后日渐长,宫中女工比常日增一线之功。添 弱线:古代女工刺绣,因冬至后,白天渐长,就可以多绣几根丝线。 ⑶葭:初生的芦苇。琯:古代乐器,用玉制成,六孔,像笛。动浮灰:古时为了预测时 令变化,将芦苇茎中的薄膜制成灰,放在律管内,每到节气到来,律管内的灰就相应飞出。 浮灰:一作“飞灰”。 ⑷腊:腊月。 ⑸云物:景物。乡国:家乡。 ⑹覆:倾,倒。 【翻译】 天时人事,每天变化得很快,转眼又到冬至了,过了冬至白日渐长,天气日渐回暖,春 天即将回来了。 刺绣女工因白昼变长而可多绣几根五彩丝线,吹管的六律已飞动了葭灰。 堤岸好像等待腊月快点的过去,好让柳树舒展枝条,抽出新芽,山也要冲破寒气,好让 梅花开放。 我虽然身处异乡,但这里的景物与故乡的没有什么不同之处,因此,让小儿斟上酒来,

腾讯文库河北省武邑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复习第72期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