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认识平均分汇报课教案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平均分(2)》教学设计执教者:胡 琴教学内容教材第44-45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的过程,进一步感受平均分的含义,掌握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物体的方法。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平均分(2)》教学设计 执教者:胡 琴 教学内容 教材第44-45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的过程,进一步感受平均分的含义,掌握按指 定的份数平均分物体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 体会平均分的特点,学会“按照平均分的份数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 在观察、比较、实践中理解平均分的过程和方法。 教学准备 学生:12根小棒 教师:8只铅笔,8本练习本,12根小棒,胡萝卜图片。 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再现平均分的概念。 同学们,老师今天只带来了8本练习本,想对第三单元测试中表现突出的同学每人奖励 2本,可是老师不知道应该请几位同学上台领奖?你们能帮帮我吗?(生:……)那我们就 请第三单元的考试中获得满分的4位同学吧!请学习委员王爱民同学为他们颁奖! 发奖完成后问:他们每人拿到了几本本子?每人分得同样多,这种分法叫什么? 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平均分”的另一种分法。(板书课题) 二、探索“按平均分的份数进行平均分”的方法。 今天,老师还想表扬两位同学(胡大鑫和吉喆)经过这段时间的努力进步非常明显,所 以老师准备了8支铅笔,奖给他们两位,我应该怎样把铅笔分给他们呢?哪个同学来帮老师 分一分。 请学生上台演示分的过程。分完以后说说是怎样平均分的! (板书:8支铅笔,平均 分给2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得( )支。) (展示不同的分法) 总结:他们分的方法有些不同,但是,分得的结果呢?(都是把8支铅笔,平均分给 2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得4支。) 三、教学 “试一试”。 过渡:你们真棒啊,这样的问题也没难到你们,接下就让老师再来考考你们,愿意接受 挑战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