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基本写作的语言要求通用
公文基本写作的语言要求一、准确 (一)认真辨析词义 西方有作家说,要表现一个事物,只有一个名词是准确的;要描绘一种状态,只有一个形容词是准确的;要说明一个动作,只有一个动词是准确的。写作的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公文基本写作的语言要求 一、准确 (一)认真辨析词义 西方有作家说,要表现一个事物,只有一个名词是准确的;要描绘一种状态, 只有一个形容词是准确的;要说明一个动作,只有一个动词是准确的。写作的主 要工作之一,就是找到这一个准确的名词、形容词、动词。这话对于文学创作来 说未必适用,因为文学语言不循常规,而作家的创造性语言又因其个性和素质的 差异各有特色,很难说哪个词语是绝对准确的。这话用于公文写作,倒是比较确 切的。 在汉语中,有大量的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汇,称为同义词或近义词。其实, 即使是同义词,细细分辨起来还是有些微妙的差异。譬如,“优异”、“优秀”、 “优良”,这三个词粗看相近,细看则有程度的区别。“鼓舞”、“鼓动”、“煽动”, 从动作的方向和力度上看并无差异,但感情色彩却很不相同。写作公文,必须在 词语的细微差别和感情色彩上仔细斟酌。 (二)讲究语法和逻辑 公文写作语言的规范性,体现在句子上就是造句合乎语法规则、合乎逻辑。 首先,句子成份要完整。汉语构句有主、谓、宾、定、状、补六种句子成份, 其中主语、谓语、宾语是主干成份,定语、状语、补语是辅助句子成份。对于每 一个句子来说,主干成份也不是必不要少的,但是省略有省略的规则,不能任意 省略和无故残缺。例如:“厂领导的做法,受到了全厂职工的热烈欢迎。对他们 联系群众、实事求是的作风给以很高评价。”后一个句子就残缺句子成份。谁给 以评价?少了主语,违反了语法规则,意义也不明白了。 其次,句子中词语之间的搭配要恰当。词语相互搭配在一起,必须符合事理 和习惯,否则就是不通。如:“这种精神充满了各个村庄,开遍了全乡的各个角 落。”精神无形,说它充满了某一空间,已经十分勉强,又说它开遍了各个角落, 更是无稽之谈。改成“精神文明之花开遍了全乡”,才算通顺。 其三,造句还要讲究逻辑性。有些句子语法上没有问题,却出现了种属概念 并列、自相矛盾等逻辑错误。如:“他们加强了对团员和青年的思想教育。”团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