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天津市耀华中学高考历史一模试卷(附答案详解)

2022年天津市耀华中学高考历史一模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0分).《礼记》中有“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道德

2022 年天津市耀华中学高考历史一模试卷 1545.0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小题,共分) 1 . 《礼记》中有“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 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道德经》中有“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 所恶,故几于道。”《墨子》中有“君臣不相爱,则不惠忠。父子不相爱, 则不慈孝。兄 弟不相爱,则不和调”。从中看出三者均主张() A.B. 关注社会,倡导和谐具有民本思想 C.D. 关注社会,倡导统一推行仁政理念 2 . 汉代察举中的明经科,是最重要的特科之一,就是通晓经学。西汉时,不少人以明 经为高 官,如孔安国、贡禹等均以明经举为博士,韦贤、韦玄成父子以明经入仕先 后官至丞相。这说 明,汉代() A.B. 思想活跃有助于官员选拔儒学对人才选拔的影响显著 C.D. 察举制以考试成绩为依据提倡经世致用成为时代主流 3 . 关于唐代河西走廊,初唐重臣褚遂良指出:“河西者,中国之心腹”。《资治通鉴》 描 述,”是时中国盛强,自安远门西尽唐境凡万二千里,间阎相望,桑麻翳野,天 下称富庶者 无如陇右。”材料表明,唐代这一区域() A.B. 关乎国家的稳定与发展政治、军事战略地位日益显现 C.D. 沟通中原与西域的联系纳入中央政府管理的时机成熟 4 . 清代学者戴箧主张,“一人遂(注:顺心;称意)其生,推之而与天下共遂其生, 仁也” “欲遂其生,亦遂人之生,仁也”。仁者能达到“以我之情,繁(注;衡量) 人之情,而无 不得其平是也”。其观点() A.B. 冲破了经世致用的思想具有一•定的近代民权意识 C.D. 蕴含着朴素的人文情怀张扬了程朱理学的义理观 5 . 清代中期学者沈毒指出,宋太祖乃尽收天下之利权归于官,于是士大夫始必兼农桑 之业, 方得赠家,一切与古异矣。仕者既与小民争利,未仕者又必先有农桑之业方 得给朝夕,以 专事进取,于是货殖之事益急,商贾之势益重。是故古者四民分,后 世四民不分。可见, 该学者认为() A. 传统经济结构已经瓦解 B. 经济发展冲击“四民”秩序 C. 科举制度失去存在意义 D. 统治者理应摒弃重农政策 本题考查中共的抗战及其影响,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9 D .【答案】

腾讯文库2022年天津市耀华中学高考历史一模试卷(附答案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