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三诊模拟考试试题
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三诊模拟考试试题 24.秦汉时期,漕粮通过黄河、渭河由东向西运抵长安;唐宋期间,漕运逐渐转变为由东南 而西北;元、明、清三朝,漕运则转变为南北方向,由南而至北。古代漕运线路的变化 A.适应了经济格局的变化B.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C.有利于经济的协调发展D.影响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25.公元前546年,宋国大夫向戌约晋、楚两国在宋国都城商丘开会,调停两国间的战争, 这次弭兵会盟由各国有势力的大夫参加。会议约定各国间停止战争,破坏协议者,各国共讨 之。这一活动 A.标志着分封制已经瓦解B.反映了士族阶层的崛起 C.确立了宋国的霸主地位D.表明政治结构发生改变 26.会子是南宋发行的一种纸钞,据说宋孝宗在会子发行后的十年里都睡不好觉。他曾经回 购了价值200万两银的流通会子,并将它们烧掉。此外,他还命令缴纳税费时可以用纸钞, 并通过限制纸钞流通期限来控制会子的兑换价值。这表明,南宋政府 A.维护金属货币的市场主导地位B.抑制通货膨胀的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C.强化了对商业活动的直接监管D.通过限制流通量来调整纸钞的市场价值 27.康熙二十五年,广东成立了专营外贸的“外洋行”,将外贸与内贸区分开来,洋商与一 般商人区分开来。外洋行是清廷政治权力与对外贸易商业资本相结合的产物。从此,外洋行 成为专门经管外贸的机构,洋商(行商)也成为一种专门的行业。此种交易形式 A.旨在保证政府税收和对外防范B.是清廷闭关锁国政策的具体表现 C.加剧了欧洲对中国的经济侵略D.反映了传统朝贡贸易格局的变动 28.1920年,孙中山说:自北京大学学生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以革新思想为将米 革新事业之预备……社会遂蒙极大之影响。学潮弥漫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死为爱国之运 动;倘能继长增高,其将来收效之伟大且久远者,无可疑也。这表明 A.孙中山决计要进行思想领域的革命B.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起了主力军作用 C.五四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D.孙中山已认识到改组国民党的必要性 29.1923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发出第13号通告:“吾党在此次国民党全国大会代表中, 希望每省至少当选一人,望各区会与地方会预商当选之同志,此同志必须政治头脑明晰且有 口才,方能在大会中纠正国民党旧的错误观念。”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共中央 A.注重国共合作中党的独立性问题B.触及无产阶级的革命领导权问题 C.强调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紧迫性D.准备改组并掌握国民党的领导权 30.1953年10月起,我国实行“统购统销”制度,即国家把农民生产的大部分粮食收购(统 购),城市居民所需要的粮食全由国家统一供应(统销),严格禁止粮食自由买卖。后来, 统购统销的范围又继续扩大到棉花、纱布和食油。这一政策的实施 A.提供了工业发展的基本需求B.有利于农村生产力的提高 C.标志着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D.是对战时共产主义的模仿 31.有学者指出,1949年以后的几年中,共产党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了中国。他们推 行一种统一的全能的结构,并将它扩大到每个城市、每个村庄和每个家庭,以取代过去那种 权力分散的松弛的政治状态。这表明了中国共产党 A.集中全国力量实现了国家统一B.完善了国家的民主政治体制 C.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胜利D.通过体制建设重塑国家形象 32.1930年,李立三等人提出了以武汉为中心的全国总暴动和集中红军进攻中心城市的计 划。根据这项计划,中共中央领导机关先后命令红军攻打南昌、长沙、武汉等城市,希望能 够“会师武汉,饮马长江”。该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