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读书笔记《儿童精神哲学》
教师读书笔记《儿童精神哲学》 寒假里,我翻阅了一本关于儿童精神世界的书,名为《儿童精神哲学》。刚开始阅读时,我发现这本书很难懂,也许是哲学类专著太深奥了。我选择了几个与实际联系密切的章节进展了细细
教师读书笔记《儿童精神哲学》 寒假里,我翻阅了一本关于儿童精神世界的书,名为《儿童精神 哲学》。刚开始阅读时,我发现这本书很难懂,也许是哲学类专著太 深奥了。我选择了几个与实际联系密切的章节进展了细细品读,慢 慢地发现其中蕴含着对儿童精神世界的感悟。 《儿童精神哲学》这本书是由教育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教育 科学学院刘晓东研究员所著,于1999年出版的一本与儿童心理学密 切相关的哲学类著作,因为是儿童哲学类研究著述,所以书的行文 风格给我的感觉很特别,书中旁征博引了大量包括诗歌在内的各类 文艺作品,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分析来透视儿童精神内在的本质。从 作者的整部著作的论述中,我能够体验到一种性的共鸣,认为这种 共鸣在人的生命中都会或明或暗地出现,不管是成人还是儿童。 惯性思维中,能被称之为“精神”的一定是成人的思维和意识 行为表现,从没想过小小的孩童世界里也会有可以被冠以“精神” 的举动?儿童有何“精神”?儿童的精神又是什么呢?书的最后几个章 节用了太多生动的事例来帮助读者认识儿童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 对当下成人精神世界的影响,那就是:儿童是成人之师,是成人社 会的救赎者。儿童不仅仅是人从童年过渡到成年的一个时间段。儿 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所具有的品质,仍旧保存在众多成年人 的内心。该书作者让我们知道,只要我们还愿意留一方空间,停下 脚步倾听一下孩子们的问题,我们就会发现,“儿童”的思考仍旧 滋养着我们的内心,他们会时时提醒我们,这世界竟然还有那么多 我们不曾知晓、不曾思考的问题。我们会对天空、大地、生命、人 的精神世界生发出各种各样儿童式问题,直至人类开展到今天。推 动我们进展研究探索的动力,是人类最根本的好奇心和新鲜感,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