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四川省南充市保城乡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2022年四川省南充市保城乡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6〜8题。马与龙的文化缘 庞进龙是中国古人对自然界中的诸多动物和天象经过多元融合而创造
2022 年四川省南充市保城乡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 试题含解析 (353 一、现代文阅读分,共题)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题。 168 马与龙的文化缘 庞进 龙是中国古人对自然界中的诸多动物和天象经过多元融合而创造的一种神物,其实质 是先 民对自然力的神化和升华。龙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广义图腾、精神象征、文化标志、信 仰载体和情 感纽带。在龙的诸多“模特儿”中,就有马的身影。 从形象上看,马头给龙头以取材参照。甲骨文中的某些龙字,头部窄长,就比较像马 的头。 ・ 汉代王充《论衡龙虚》篇,言“世俗画龙之像,马首蛇尾”。并由此推断,龙乃 “马、蛇之类”。 ・ 宋代罗愿《尔雅翼释龙》称龙“头似驼”一一驼头近似于马头。还 有龙形似马形的说法。如《太 平广记》四二五引《录异记•王宗郎》:“有群龙出水上, 行入汉江,大者数丈,小者丈余,如 五方之色,有如马、驴之形。” 在古人心目中,马是具有龙性的,龙和马是可以相互变化的。反映在古籍中,如: 《周礼• 夏官•司马》:“马八尺以上为龙。”《吴承恩诗文集•送我入门来》:“马有 三分龙性。”柳 宗元《龙马图赞》:“明皇时,灵昌郡得异马于河,其状龙鳞、虺尾…… 后帝西幸,马至咸阳西 入渭水化为龙,泳游去,不知所终。” 看来,形象上,马是把高扬的头颅、飘逸的身姿等贡献给了龙;内涵上,马是把刚 毅、坚强、 友好、善良、奔放、洒脱等品质贡献给了龙。 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内蒙古赛沁塔拉村,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玉龙”被意外发现。 有专家据玉龙“口闭吻长,鼻端前突,上翘起棱,端面截平,有并排鼻孔二”的造 型,判断 其取材于猪。另有专家则将其推断为“马龙”,或“马型原龙”。一是该龙头不 是近似猪头的三 角形,而是近似马头的长方形;二是该龙头上无猪耳那样的大耳朵;三是 该龙脖后颈与脊梁上有 几乎占到全身三分之一的飞掠而起的饰物,这饰物近似马鬃而不是 猪鬃。 但“马龙”说因缺乏考古发现的支持而遭到质疑,因为,原始居民饲养马是比较晚的 事情, 中国北方新石器遗址中普遍不见家马骨骼出土。红山文化遗址中经常发现牛、羊、 猪等家畜的骨 骼和鹿、獐等兽骨,但一直未发现家马或野马的骨骼。在青海省都兰县诺木 洪塔里他里哈遗址, 发现的年代最早先民养马的痕迹,推断在公元前两千二百年左右。 性宽雅,幼有识量,好学强记,性又廉恕,不以财利为心。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