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中国近现代经济史知识归纳学法指导
高中历史中国近现代经济史知识归纳一. 中国近代经济 1. 封建自然经济。表现为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的结合,自给自足。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经济侵略和本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封建自然经济走向瓦解。
高中历史中国近现代经济史知识归纳 一.中国近代经济 1.封建自然经济。表现为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的结合,自给自足。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 经济侵略和本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封建自然经济走向瓦解。 2.外国在华资本主义经济。外国在华资本主义经济对于瓦解中国的自然经济和诱导中国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起了一定的作用。同时它摧残和破坏了中国民族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中 国的贫瘠和落后,而且这种消极作用是主要的。其表现为:①鸦片战争前,主要是鸦片贸易 和少量商品输出。 ②鸦片战争后到甲午战争前,主要以商品输出和掠夺原料为主。 ③甲午中日战争到一战前,在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经济侵略方式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 商品输出为辅,具体表现为政治贷款、抢修铁路、争夺矿权、建立工厂等。通过这些方式, 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和内政外交,垄断了中国的工业和交通。 ④二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日本乘机扩大侵略和投资,一度形成了独霸中国的局 面。 ⑤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再度形成。 ⑥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列强一方面依据不平等条约扩大经济侵略;另一方面,向中国转 嫁经济危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金属和财政。 ⑦抗战时期,日本在沦陷区实行野蛮的经济掠夺,美国则加紧在中国进行经济扩张。 ⑧抗战胜利后,美国利用经济霸主地位及不平等条约获得特权,独占中国商品市场和投 资市场。 3.洋务经济。洋务派企图在封建生产关系基础上发展先进生产力,维护统治。它使自然 经济瓦解,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符合当时世界 资本主义发展潮流,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4.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这是近代中国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它是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等民主运动的重要经济前提,也是无产阶级队伍壮大的促成因素之 一。但是,由于其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等原因,没能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 分布也不尽合理,且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 立发展,这决定了其产生的社会效益有限。其发展前提应是政治上的民族独立。 5.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国民政府通过整顿税务、控制金融、改革币制等措施,建立了官 僚资本主义对国民经济的统治。 官僚资本主义是蒋介石国民政府维持统治的经济基础,是一种反动的经济,不足以代表 民族经济的发展方向。它与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经济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依赖,严 重阻碍、压制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根本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6.新民主主义经济。①萌生时期:中共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 ②发展时期:抗战期间,中共在根据地进行经济建设,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 息的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③壮大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依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在解放区广泛深入地进行 土地改革,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解放生产力。同时,积极发展新民主主义 经济,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坚强后盾,也为建国后全国性土改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准 备了条件。 新民主主义经济是中共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基础,代表中国当时各革命阶级的利 益。建立新民主主义经济是中国民主革命纲领的组成部分,它代表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 新民主主义经济主要分布于农村,把发展农业放在第一位。 用心爱心专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