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冷战》教学设计[1]

第16课 《冷战》教学设计安徽省铜陵市第五中学 鲍佳一、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的第一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和国家利益的不同,美、苏

第16课《冷战》教学设计 安徽省铜陵市第五中学鲍佳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部编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的第一课。第二次世界大 战结束后,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和国家利益的不同,美、苏两国从战时的盟友转变为战后的敌手。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实力大增,妄图称霸世界,但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于 是,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冷战政策。杜鲁门主义的出台、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和北大西 洋公约组织的建立,表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形成。苏联同几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组成了 华沙条约组织。至此,两极格局最终形成。本课知识点较多且琐细,教师从冷战的发生、德国的分 裂、北约与华约对峙三个方面开展教学,达成教学目标。 二、学情分析 我所任教的是铜陵市第五中学九年级。九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缺乏深度的历史思维能力。 因此,授课中有必要借助多媒体再现历史情景,以增强历史知识的直观性,加深学生对史实的理解 和认识。同时支持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并积极引导、关注、点拨,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 氛围。 三、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冷战的内涵、美苏推行冷战的原因、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知道德国分裂的进程与影 响;知道北约与华约的建立与影响;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历史材料,认识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 实质,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思维和素养。 2.过程与方法 引导识读《四国分区占领德国示意图》和相关历史材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了解德国分裂相 关知识。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探究活动,分析冷战政策出台的背景,归纳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 事上的具体表现,探究冷战政策带来的影响,提高学生归纳概能力并加深对美苏冷战对峙格局的理 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真切感受到美苏争霸世界的斗争,造成了国际局势的动荡不安,给世 界和平带来了严重影响,认识到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四、教学重难点

腾讯文库第16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