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股减持:论国资的进退
国有股减持:论国资的进退国有股减持:论国资的进退对于经济结构调整可以这样认识:其主要目标不是由政府调用社会财力来实现“更合理”的经济结构,而是要通过改革、转轨、制度建设,建立起适宜于经济结构自行调整、
国有股减持:论国资的进退 国有股减持:论国资的进退对于经济结构调整可以这样认识:其 主要目标不是由政府调用社会财力来实现“更合理”的经济结构,而 是要通过改革、转轨、制度建设,建立起适宜于经济结构自行调整、 持续调整的机制。政府在结构调整中的基本态度,应该从传统的“国 家推动发展”转变为“增进市场”。 政府一身而 二任焉。一方面象所有市场经济国家一样,它是国民经济的组织 者和管理者;另一方面与所有市场经济国家都不同,它拥有一个总量 庞大、比重甚高、门类庞杂的经营性的政府资产,而且至今没有建立 起出资人制度和所有者代表机构。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政府有 政府的职责,国资有国资的动作。两者的作用都极为重要,但是首先 应该划清界线,不可混为一谈,否则难免强化以政代资的习惯势力。 一、政资不分是政企不分的根源 近些年为了解决政企不分的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是效果 有限。其根本原因在于,要求企业完全“自主运营”是不现实的,任 何类型的企业都不可能摆脱所有者的督导。对于国有企业,在所有者 缺位的情况下,政府即使以某种形式退出干预,也必然要以另一种形 式加强干预。无论干预的形式如何变化,其过程都是行政选择而不是 市场选择,其绩效考核都是凭长官意志而不是凭经济效益。 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必须建立起国有资本的出资人制度。 在所有者归位的前提下,正确认识和处理一系列问题。 1.国资有进退,产业无朝夕 以中国幅员之广大和经济发展之不平衡,只要是有市场需求的产 第1 页共 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