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生产情况调研与思考
棉花生产情况调研与思考一、“十五”期间棉花生产基本情况(一)生产特点与“九五”期间相比,“十五”期间我省的棉花生产呈现出以下特点:1、种植面积大幅下降。“九五”期间我省棉花生产仍然维持在高峰期,据省统
棉花生产情况调研与思考 一、“十五”期间棉花生产基本情况 (一)生产特点 与“九五”期间相比,“十五”期间我省的棉花生产呈现出以下特点: 1、种植面积大幅下降。“九五”期间我省棉花生产仍然维持在高峰期,据省统计 局统计,5年间全省实际棉花生产总面积684.42万亩,年均面积136.9万亩。 “十五”期间,由于市场因素,棉花面积大幅下滑,5年间全省实际棉花生产总面 积502.25万亩,比“九五”期间年平均减少36.4万亩,减幅26.6%。 2、品种结构不断优化。“十五”期间,我省在开展棉花优新品种品比试验的基础 上,不断加大了优良主栽品种——中棉所29、泗抗3号、湘杂棉3号、南抗3 号、科棉3号、慈抗3号和赣棉11号等推广力度,压缩了淘汰品种的种植面积, 改善了我省原棉品质结构,提高了良种覆盖率。据统计,现在全省良种覆盖率与脱 绒包衣率均达到了95%以上,优质杂交抗虫棉面积占棉花播种面积的80%以上。 3、单产水平大幅提高。“九五”期间全省皮棉实际亩产约135公斤,从2001年 起,在全省逐步开始大面积示范推广杂交优质抗虫棉品种,大力推广了“三推广、 三降低”(推广抗虫棉、科学施肥、简化栽培,降低治虫成本、肥料成本、管理成 本)的节本增效栽培技术模式和杂交抗虫棉高产栽培配套技术,从而使我省棉花单 产逐年上升,“十五”期间,全省实际平均皮棉亩产突破了158公斤,比“九 五”期末亩增加皮棉23.6公斤,增幅17.5%。 4、皮棉总产有所减少。“九五”期间皮棉实际总产约为46.3万吨,年平均约 9.26万吨。“十五”期间,由于棉花价格波动较大,影响农民种棉积极性,棉花 种植面积下降26.6%,尽管单产增幅17.5%,但棉花总产仍有所下降,棉花实际 总产约为39.8万吨,年平均约为7.96万吨。5年约减6.5万吨,年平均约减1.3 万吨,减幅约16.3%。 5、皮棉质量略有下降。由于优质棉育种工作成效比较显著,皮棉纤维的内在品质 与“九五”期间相比有一定的进步,一直以来,国家对棉花收购和加工要进行资格 认定,2001年以来,我省认定了211家企业,对确保棉花质量起了很好的作用, 但由于现在正处于政策转型期,棉花收购市场放开,新的管理办法还未出台,棉花 收购企业对棉花质量把关意识下降,导致棉花的总体质量有下降趋势,主要表现在 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收统装棉。市场放开,收购时不搞“一试五定”,不搞分质分 级,导致纤维的一致性差,长棉当短棉用,造成资源浪费。二是收超水棉。在棉花 资源较为紧张的年头,全省各地都出现了田头收购、随摘随售,不仅不晒棉花,而 且采摘“笑口花”的现象相当普遍,绝大部分棉花水分超标,导致棉包在贮存过程 中霉变,影响纤维的强度和色泽。三是三丝问题。尽管三令五申、一再强调,利用 化纤编织袋收棉现象依然十分普遍,导致异形纤维比例升高,“三丝”问题仍然十 分严峻。 6、皮棉价格大幅波动。“九五”期间,棉花流通领域没有放开,棉花收购价格基 本上比较稳定,年与年之间价格变幅不大。“十五”期间由于棉花流通体制进行了 深化改革,棉花市场逐渐放开,棉花价格变幅很大,年中籽棉价格一般相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