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十二课 永不凋谢的玫瑰教案 西师大版
第三十二课 永不凋谢的玫瑰教学目标1. 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学会本课生字和新词。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3. 联系上下文,理解校长奖励小女孩的原因,体会小女孩和校
第三十二课 永不凋谢的玫瑰 教学目标 1. 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学会本课生字和新词。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 联系上下文,理解校长奖励小女孩的原因,体会小女孩和校长美好、善良的心灵。 教学准备 1. 生字卡片。 2. 师生共同搜集关于苏霍姆林斯基的故事,了解苏霍姆林斯基。 教材简析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其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灵去 塑造心灵是教育思想宝库中的瑰宝,他的教育实践鼓舞和影响着千百万教师。 这篇课文向我们讲述了苏霍姆林斯基担任一所中学的校长时发生的一件感人的故事。校 园的花房里盛开了许多美丽的玫瑰花,一位小女孩摘下了最大的玫瑰花。苏霍姆林斯基没有 训斥小女孩,而是亲切地询问小女孩摘花的原因。当听到小女孩想将花送给生病的奶奶看, 看完了再把花送回来的回答后,小女孩的天真和纯洁感动了大家。苏霍姆林斯基又摘下两朵 花送给了小女孩及她的母亲。 课文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透过对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的细致描写, 能让我们体会到小女孩的纯真、善良、可爱及洋溢在苏霍姆林斯基身上的人情美、人性美。 课文教学重点是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生字及相关词语,鼓励学生端正、美观地书写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重点词句在表达人物品质方面所起的作用。让学生在感悟与体验活 动中,受到情感熏陶,学会做一个善良、有爱心的人。 建议用1~2课时完成。 *凋谢:(草木花叶)脱落。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知道草木花叶会凋谢是植物生长的自然 规律,从而对题目产生疑问,由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段:玫瑰花开得多么美丽!红艳艳的花朵就像可爱的婴儿的笑脸,这贴切的比喻让 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花朵的娇艳迷人。 “你肯定从来没见过这么大、这么美的花儿!”这 一感叹句,仿佛发自孩子们心灵深处,是那么富有童真童趣,引导我们充分想象花朵的大而 美。引导学生好好读读描写玫瑰花的句子,感受玫瑰花的美丽娇艳。朗读感叹句时要激发学 生内心的体验,并不是越大声越好。 *第二段:“观赏”,观看欣赏。“赞不绝口”,赞美的话说个不停,形容对人对事物十 分赞赏。“径直”,表示直接向某处前进,不绕道,不在中途耽搁。对这一段中的词语的理 解以学生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自主理解为主。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抓住描写小女孩动 作的词句,知道小女孩摘花时没有任何犹豫和不自然的表现,从而对小女孩的举动产生疑惑。 *第三段:同学们有的气愤,有的想要上前制止小女孩,而苏霍姆林斯基却是走过去,弯 下腰,亲切地询问小女孩摘花的原因。读读这一段,在读中注意表现人物动作的词语,读出 人物语言的亲切感。引导学生思考:苏霍姆林斯基为什么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指责孩子?他是 怎么想的?让学生体会苏霍姆林斯基对孩子的爱与尊重,对孩子幼小心灵的细心呵护。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