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职业高级中学高三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职业高级中学高三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不论首相丘吉尔的演说如何出色,似乎仍然需要那位口吃的乔治六世,只有这位国王出现,才能使
被称为“三一区”,通过抽签从每个大区中各抽一个“三一区”,组成一个新的部落,共有10个这 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职业高级中学高三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 样的新部落,按新部落体制进行选举。他这样做 一、选择题(每小题分,共分) 260 A.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B.改变了雅典的选举程序 1.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不论首相丘吉尔的演说如何出色,似乎仍然需要那位口吃的乔治六世,只有 C.削弱了氏族贵族对雅典的影响 这位国王出现,才能使整个国家不分党派,不分种族,团结在一起。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D.利于雅典人民平等参政 A.国王与内阁在政治上共进退 参考答案: B.君主立宪制削弱了首相权力 C C.战时状态赋予国王行政大权 【详解】从“十个地域部落”可知,本题对应的史实是克里斯提尼改革,用地域关系取代血缘关系, D.国王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 削弱了氏族贵族对雅典的影响,C选项符合题意。伯里克利改革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A选 参考答案: 项与不材料信息不符;材料未涉及选举程序变化,也没有提及选举资格的降低和机会均等,所以BD D 选项说法是错误的。 在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下国王尽管“临朝不理政”“统而不治”,但国王作为国家元首,是国家统一的 4. 读下表《中国古代人口地理分布的变化》(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象征,国王游离于党派政治纷争之外,能够起到特殊的作用。因此国王的地位不可替代,故答案为D 时期 项。首相与内阁在政治上共进退,排除A项;君主立宪制下首相实际上掌握了国家大权,排除B项; 西汉(公元2年) 唐朝 南宋 在责任内阁制形成后,国王不再具有行政权,排除C项。 地区 点睛:根据与议会、内阁的关系以及实际掌握权力的大小,国家元首可分为虚位元首与实位元首。无 黄河中下游地区 32.3 53.2 行政权力即没有实权,只是作为国家象征的国家元首,通常称之为虚位元首。在拥有虚位元首的政体 42.8 中,掌握最高行政权的内阁对议会负责不对国家元首负责。在英国,议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政 江淮地区 23.4 45.6 府的产生与存废以议会为基础,国家的行政权力掌握在内阁手中,内阁对议会负责而不是对君主负 15.2 责,君主只做一些礼仪性、程序性的工作,具有“虚位元首”的性质。 西南地区 7.1 9.2 《吕氏春秋》记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材料反映了 2. “” 3.9 () 通过对该表的分析 ,从中可以得出的正确信息是 A.财产继承的原则 B.宗法制的基 ①人口数量总体上呈增长趋势 本法则 ②江淮地区人口变动幅度一直是最大的 ③黄河中下游地区始终是我国人口最密集的地区 C.任人唯才的要求 D.兄终弟及的 ④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呈现南移趋势 传统 A.①② B.③④ 参考答案: C.②③ B D.①④ 参考答案: 3. 鉴于雅典政坛上早有平原、山地和海岸三派(三大区)之分,克里斯提尼把各大区再分为十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