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1956年高中历史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的原因和影响知识精讲
1949—1956年高中历史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过渡时期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对我国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就其变化的原因及给我国社会带来的影响作简要分析。一. 原因 1. 中
1949—1956年高中历史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过渡时期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对我国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就其 变化的原因及给我国社会带来的影响作简要分析。 . 一原因 1.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党决定把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全会解决了中 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所面临和要解决的许多重大问题,为中 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做好了政治上和思想上的充分准备。 2. 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 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 使我国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3. 在中共的领导下,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解放和统一了中国大 陆,完成了镇压反革命运动,为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提供了政治保障。 4. 建国初期,土地改革的胜利完成,资本主义工商业得到合理调整,社会主 义国营经济的建立和占主导地位,全国财经实现统一,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使人民政府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结构变化的重要依靠力量 和经济基础。 5.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对我国具有巨大的榜样作用和示范作 用。抗美援朝的胜利,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 境。 6. 人民对建设社会主义的向往和热情的高涨,使我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有 了广泛的群众基础。一方面,由于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是中国人 民自己的选择,人民群众大力支持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另一方面,常和政 府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充分考虑到中国的具体情况,照顾了各方面的利益, 使社会各界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 7. 采取合理的和平过渡方式,为我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提供了可能的手段 “” 和途径。党和政府对富农实行中立的政策,为改革减少了阻力;对资本主义工 “” 商业实行合理调整和赎买政策,不仅帮助私营工商业克服了生产困难,而且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