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淇县一中高三政治上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河南省淇县一中高三政治上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试题新人教版一、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假定A国的待售商品数量为5万亿件,平均每件商品的价格为8元,货币流通速度为5次。由于生产

河南省淇县一中高三政治上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一、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假定A国的待售商品数量为5万亿件,平均每件商品的价格为8元,货币流通速度为5次。由于 生产的发展,A国的货币需求量增加了50%,但是实际发行量了15万亿。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A国纸币( );物价( );原来标价30元的M商品,现在的价格是( ) 贬值20% 上涨25% 37.5元 B.贬值25% 下跌25% 20元 C.升值80% 上涨25% 37.5元 D.贬值25% 上涨20% 36元 2. 某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倍,假设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这一变化可能导致下列结果 ①该商品的互补品需求量可能增加 ②该商品由生活必需品变为高档耐用品 ③该商品的替代品需求量可能增加 ④该商品由高档耐用品变为生活必需品 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3.2013年7月25日,央企和地方国资委负责人研讨班上透露出的经济信息显示,上半年中央企业 实现利润总额6315.2亿元,同比增长18.2%,利润数据已经远远跑赢了今年上半年的GDP数据。 国有企业的发展和实力的进一步增强,有利于 ①.巩固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 ②.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 ③.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④.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下列举措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的是 ①调节垄断行业过高收入 ②初次分配重视公平,再分配重视效率 ③缩小区域间的收入差距 ④提高最低工资,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挤进效应”是由加拿大经济学家迈克尔.帕金在其所著的《经济学》一书中提出的。所谓“挤进 效应”是指政府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时,能引导民间消费和投资的增加,从而带动产出总量或就业 总量的增加。下列能够产生“挤进效应”的举措有 ①.国家增发国债,加大财政补贴 ②.降低税率,提高征税起征点 ③.国家增发纸币,加快货币流通 ④.降低利率,降低居民储蓄率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13年5月9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决定从即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两个月的规范互联网新 闻信息传播秩序专项行动,重点整治新闻来源标注不规范、编发虚假失实报道、冒用新闻机构名义 编发新闻等违规行为。上述行为之所以能够蔓延泛滥,离不开那只操纵在背后的“利益黑手”。这 说明 单纯的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 B.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C.价值规律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 D.商家应把维护消费者利益作为活动的根本出发点 7.2013年8月13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在一项五年复审(简称“日落”复审)中裁定,继续对 从中国进口的混凝土用钢筋征收反倾销关税。加入WTO后,中国已经成为出口产品遭受反倾销调查 最多的国家之一。这警示我国企业 ①.及时调整发展战略,退出国际市场 ②.要加快转变对外贸易方式,提高核心竞争力 ③.要走市场多元化和以质取胜之路 ④.尽快建立反倾销预警机制,抵制各种贸易保护 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8. 某家庭共有闲置资金10万元,其投资理财方案如图1所示。该家庭理财方案的特点是 1

腾讯文库河南省淇县一中高三政治上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试题新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