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廊坊市文安镇中学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河北省廊坊市文安镇中学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1958年,陈云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的发言中说:“‘二五’时期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群众路线来进行建设,是我们
【详解】由“整个的实行社会主义的统制经济和集体生产”,说明受到计划经济影响,故①正确;由 河北省廊坊市文安镇中学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内外层层叠叠的高压状态下的中国”,可知面临严峻形势,故②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民族资本主 一、选择题(每小题分,共分) 260 义的迅速发展,故③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社会主义建设是在苏区取得成功,故④错误。综合①②正 确,③④错误,所以正确答案为A。排除BCD。 1. 1958年,陈云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的发言中说:“‘二五’时期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群众路线 3. 南朝道士张融临死时遗命入殓“左手执《孝经》、《老子》,右手执《小品》、《般若经》、《法 来进行建设,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造,这样,国家可以少出资金。比如,农民在‘二五’时期义务 华经》”。这说明了 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开荒、改造耕地、造林等等,用工资计算,劳动折价约在500亿元左右,这是一 A.南朝人热衷研究中外文化典籍 笔很大的投资。”这一论断 B.儒、释、道三教出现调合趋势 A.推动了国民经济的迅速好转 C.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受到冲击 B.是对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肯定 D.南北朝时期出现崇佛抑儒现象 C.指出了农村集体化的优越性 参考答案: D.成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依据 从材料中“南朝道士张融临死时遗命入殓‘左手执《孝经》、《老子》,右手执《小品》、《般若 参考答案: 经》、《法华经》’”可以看出,当时的宗教系统呈现出融合趋势,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没 答案: C 有理解材料的真实含义;C选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三教融合的趋势,不是突出表现儒家思想地位受 分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958年”,而国民经济好转 到冲击;D选项材料没有反映。 是在1952年底,故A项错误;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是在1956年底,且材料并未涉及,故B项 B 错误;根据材料中“农民在‘二五’时期义务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开荒、改造耕地、造林等等,用工 4. 1895年,严复在《原强》中阐述了“自由为体,民主为用”的思想。张之洞于光绪二十四年发表 资计算,劳动折价约在500亿元左右,这是一笔很大的投资”可知当时我国推行农业集体化起到了积 《劝学篇》,把“中体西用”的思想发挥到了极致。晚清“体用之争”( ) 极的作用,故C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出要对农村经济体制进行改革,故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C。 A.割裂了传统的中国文化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农村 B.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启蒙 集体化的优越性 C.都是为了维护封建制度 2. 1933年《申报》上登载了这样一段时事评论:“在内外层层叠叠的高压状态底下的中国,最急需的 D.表明民主自由深入人心 是整个地实行社会主义的统制经济(计划经济)和集体生产”。材料说明当时中国 参考答案: ①受到计划经济思潮的影响 ②面临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 B ③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思想的发展。依据题干可知,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制度,而张之洞主张学习西方 ④社会主义建设在苏区获得成功 的技术,二者的争论有助于解放人们的思想,有利于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故B项正确。“体用 A.①② 之争”没有割裂传统的中国文化,故A项错误;严复主张实行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不是维护封建制 B.②③ 度,故C项错误;D项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晚清时期还未达到。 C.①②③ 5. 《申报》记载20世纪初中国文明婚礼的新观念:梳一东洋头,披件西洋衣,穿双西式履……无傧 D.①③④ 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繁。出现这一观念的原因是 ①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 ②近代西方思想的传播 参考答案: ③近代文化教育的发展 ④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