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能力检测试题D卷 含答案

2024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能力检测试题D卷 含答案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

市 (区县) 姓名 D.高原现象 准考证号 6、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新内容编制了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做以判断学生的掌握程度,他所运 ……… 2024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能力检测试题D卷含 用的评价方法是()。 ……….……… 密 A.形成性评价 答案 … B.总结性评价 ……………… 封 C.配置性评价 注意事项: … D.甄别性评价 ……………… 线 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7、我国现在实施的义务教育的年限是()年。 … A.十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 内 B.六 ………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C.九 ……………… 不 D.十二 ……. 8、虽然小明的期末测验成绩不高,但与期中相比有所提高,老师仍颁给他“学习进步奖”。这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 准 种评价属于()。 ……. 答 A.相对性评价 1、荀子曰:“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这句话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题 B.绝对性评价 A.启发性原则 C.个体内差异评价 B.量力性原则 D.终结性评价 C.巩固性原则 9、“将心比心”和“换位思考”所体现的心理机制是()。 D.直观性原则 A、移情 2、在“直角三角形”的教学中,教师呈现了直角三角形的各种变式,主要目的是为了()。 B、从众 A、激发学习兴趣 C、期望 B、引起有意注意 D、顺从 C、丰富学生想象 10、小琼十分内向,不爱说话,无论是在陌生的环境还是在家里,都少言寡语,这表明人格具 D、突出概念本质 有()。 3、在教学《圆的周长》时,张老师将“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拟定为教学目标之一,该目标 A.整体性 属于()。 B.稳定性 A.知识与技能目标 C.独特性 B.过程与方法目标 D.功能性 C.思想与方法目标 11、林琳在听课时,经常将学习内容要点以划线的方式在书上作标记,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D.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A.复述策略 4、下面属于形成性评价的是()。 B.调节策略 A.新生入学时的摸底测验 C.监控策略 B.随堂小测验 D.计划策略 C.高考 12、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 D.期末考试 A、以综合课程为主 5、在技能训练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进步的暂停现象,这在心理学上称为()。 B、以学科课程为主 A.挫折现象 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B.回退现象 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为辅 C.抑制现象 15 第页共页

腾讯文库2024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能力检测试题D卷
腾讯文库腾讯文库
search
课件
教案
试卷
日记
论文
读后感
中考
高考
考研
雅思
托福
行测
申论
面试攻略
AI
大数据
新媒体
登记表
合同
协议
委托
美食
司法考试
求职招聘
工作汇报
入职培训
实习报告
思想汇报
调研报告
旅游攻略
读书笔记
立享超值文库资源包
我的资料库

file2024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能力检测试题D卷 含答案付费本文由尚阅文库提供

编辑文档编辑文档
(区县)姓名D.高原现象准考证号6、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新内容编制了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做以判断学生的掌握程度,他所运………2024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能力检测试题D卷含用的评价方法是()。……….………A.形成性评价答案B.总结性评价………………C.配置性评价注意事项:D.甄别性评价………………线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7、我国现在实施的义务教育的年限是()年。A.十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B.六………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C.九………………D.十二…….8、虽然小明的期末测验成绩不高,但与期中相比有所提高,老师仍颁给他“学习进步奖”。这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种评价属于()。…….A.相对性评价1、荀子曰:“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这句话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B.绝对性评价A.启发性原则C.个体内差异评价B.量力性原则D.终结性评价C.巩固性原则9、“将心比心”和“换位思考”所体现的心理机制是()。D.直观性原则A、移情2、在“直角三角形”的教学中,教师呈现了直角三角形的各种变式,主要目的是为了()。B、从众A、激发学习兴趣C、期望B、引起有意注意D、顺从C、丰富学生想象10、小琼十分内向,不爱说话,无论是在陌生的环境还是在家里,都少言寡语,这表明人格具D、突出概念本质有()。3、在教学《圆的周长》时,张老师将“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拟定为教学目标之一,该目标A.整体性属于()。B.稳定性A.知识与技能目标C.独特性B.过程与方法目标D.功能性C.思想与方法目标11、林琳在听课时,经常将学习内容要点以划线的方式在书上作标记,这种学习策略属于()。D.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A.复述策略4、下面属于形成性评价的是()。B.调节策略A.新生入学时的摸底测验C.监控策略B.随堂小测验D.计划策略C.高考12、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D.期末考试A、以综合课程为主5、在技能训练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进步的暂停现象,这在心理学上称为()。B、以学科课程为主A.挫折现象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B.回退现象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为辅C.抑制现象15第页共页
13、小英到医院打完针后,在遇到穿白大褂的人就会害怕,这种心理现象是()。B、增强人的体质A.内化C、增进社会公平B.泛化D、促进人的发展C.焦虑D.移情14、当学校出现传染病时,控制病情传播的首要措施是()。A.查找传染病源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B.救治传染病人1、简述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C.切断传授途径D.保护易感人群15、学生获得好的成绩,老师给予奖励,反映了桑代克的()。A.准备律B.学习率2、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学生为本的”的基本概念。C.练习率D.效果律16、人类最早的教学手段是()。A.文字材料B.口耳相传3、简述课堂纪律的类型。C.直观教具D.黑板加粉笔17、为了好分数,不落人后,或为得到奖励表扬而学习,其学习动机是()。A.外部B.内部C.交往D.任务18、荀子在《劝学篇》中描绘: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句话蕴含的教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学原则是()。A.循环渐进原则1、以下是一位教师在教学《保持水土》时的课堂教学结构:B.因材施教原则(1)学生通过观看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流水的录像提出问题;C.启发诱导原则(2)为学生提供黄河上流的资料(文字、录像、图片等),让学生尝试推想:“黄河水为什么D.直观性原则会含有大量泥沙?”19、在板书写字时,教师常把形近字的相异部分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写出来,以引起学生的注意,(3)为学生提供模拟实验的材料,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验证,自己实验验证自己所作的推想;所运用的感觉规律是()。(4)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讨论解决水土流失的问题;A.感觉适应(5)通过阅读材料,结合前面研究,讨论怎样保持水土问题。B.感觉问:C.感觉补偿(1)该教师采用的是何种教学方式,该方式主要包含哪几个阶段?D.感觉对比(2)该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有何积极意义?20、学校教育的直接目标是()。A、推动社会发展25第页共页
查看剩余全文
复制全文
复制全文
全屏阅读
全屏阅读
下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