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特色调研报告

地方特色调研报告**年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明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和“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指导方针。贯彻落实科技大会精神,把地方科技创新工作的重点放在促进特色产业发

地方特色调研报告 **年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明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和“自主创新、重点 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指导方针。贯彻落实科技大会精神,把地 方科技创新工作的重点放在促进特色产业发展上,积极培育产业创新能力与创新实 力,有利于集中有限的科技资源取得较好的成效,有利于发挥特色优势,加快培育 发展地方经济竞争力。本文试从江山市发展地方特色产业的经验与做法出发,就科 技支撑地方特色产业发展问题进行一些探索,并提出意见建议,以供参考。 一、培育发展地方特色产业的历史教训 地方特色产业是地方经济竞争力之所在,是一个地方较之其他地方发展较快、资源 秉赋较好、竞争力较强的产业,但如果不重视科技创新,特色产业照样会退色甚至 消亡。总结江山市在培育发展特色产业中的经验教训,可以充分说明培育发展特色 产业离不开科技支撑。主要有二个例子。一是地弹簧产业的兴衰历史。上世纪八十 年代中后期到九十年代初,江山市的地弹簧产业一度十分辉煌,大小企业达到百余 家,生产的地弹簧占到了全国市场的70%以上。但到九十年代中后期,便如芸花 一现般迅速衰落,仅仅十年左右时间,地弹簧产业便销声匿迹。二是“一桃二白” 产业的发展历史。“一桃二白”指猕猴桃、白鹅、白毛乌骨鸡。九十年代中后期, 扶持“一桃二白”产业发展曾经是江山市委、市政府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但由于 多种原因,“一桃二白”产业不仅未能达到预期的目标,种养规模还逐年缩减。如 猕猴桃种植面积从高峰时的5万亩左右到目前已不足2万亩(**年统计年鉴数为 1297公顷,折合19455亩);白鹅饲养量从**年的502万只减少到**年的290 万只;白毛乌骨鸡饲养量从**年的158万只减少到**年的90万只。 分析以上产业从辉煌到衰落的原因,从市场层面分析:如地弹簧产业,在市场尚未 饱和时,江山市显然占了当时全国经济快速发展,对地弹簧需求大增的先机,但当 市场趋向饱和,特别是一些科技含量高的企业相继进入地弹簧行业以后,竞争加 剧,而江山市众多地弹簧生产企业,科技储备不足,缺人才、缺技术,基本没有开 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能力,因此只能采用低价竞争策略,大家相继以牺牲 质量和企业利润为代价,进行压价竞争,实行“低成本扩张”,最终遭致整个产业 的覆灭。从政府引导方面分析,很显然,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政府引导的经验 不足、手段不多、重点未找准。如对“一桃二白”产业,就没有从产业的产供销全 过程、企业与种养植户的关系等全方位去考虑,更缺乏对培育科技创新能力的重 视,把引导、扶持的重点放在种养植环节上,片面强调种养植的规模目标和使用行 政手段,这是导致引导失效的一个重要原因。从科技层面分析:可以看到,当时经 济主体和政府均忽视了科技的作用,对科技的重要性没有清晰的认识,缺乏实际的 行动和有效的措施。对科技的投入从企业到政府均非常微小,上世纪九十年代,江 山市科技三项经费每年不足20万元,具体投向上也没有明确的重点。因此,当产 业发展遭遇科技瓶颈时,企业与政府均无能为力。地弹簧产业,几乎没有技术创新 能力,10多年时间,产品、工艺、技术基本没有改进;猕猴桃产业,当时兴起了 几家猕猴桃酒加工企业,但产品出来后,无一例外地存在猕猴桃酒酸涩度太高,口 味不佳,市场难以接受等问题,最终导致企业停产歇业,猕猴桃加工问题未解决, 果农只能鲜销,市场受限,价格上不去,产业即难以进一步发展。 二、科技支撑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腾讯文库地方特色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