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河北省唐山市三农场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2022年河北省唐山市三农场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秋月正孤朱良志八大山人题扇诗中有一句“西江秋正月轮孤”,秋天的夜晚,天
片青苔来品尝生命,八大画只孤鸟来扪听妙音。“几上玲珑石,青蒲细细生”,我喜欢这样的诗句深 2022 年河北省唐山市三农场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 层的精神,我似乎看到了藏在这诗后面的画——山人所隐去的世界——那细细地蔓延着的青蒲。 解析 为了突出孤而危的特点,山人很喜欢通过物象之间的对比所形成的张力来表现。《秋花危石图》 353 一、现代文阅读(分,共题) 中部巨石当面,摇摇欲坠,力压千钧。而在巨石之下,以淡墨勾出一朵小花、一片微叶。巨石的张狂 粗糙,小花的轻柔芊绵,构成了极大的反差。山人用墨如醉,但哲心如发。花儿不因有千钧重压而颤 1.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抖、萎缩,而是自在地、无言地绽放着自己的生命。危是外在的,宁定却是深层的,生命有生命的尊 秋月正孤 严,一朵小花也有存在的因缘,也是一个充满圆融的世界。外在的危是可以超越的,而生命的尊严是 朱良志 不可沉沦的。这就是八大山人的格调。他不是要跟世界角逐,他只是强调重视生命的尊严,于生命以 八大山人题扇诗中有一句“西江秋正月轮孤”,秋天的夜晚,天冷气清,山人的艺术何尝不是如 嘉赏。 此?凄冷的格调、清逸的思致,正是山人艺术最感人的地方。而一轮孤月当空而照,是山人一生追求 画作中的每一个物,是一个完足的生命,自有其存在价值,没有必要仰人鼻息,没有必要隐忍苟 的最高艺术境界、人生境界。八大山人的艺术中有一种孤危的意识、孤独的精神、孤往的情怀,他的 活,禅中有一个意象是“冷月孤圆”,就表达这样的意思,你的心灵就是光明的月亮,是自在圆足 画虽然简而淡,但却是苦心孤诣的结晶。读八大山人的作品,总感到清明中的冷逸、残缺中的圆满、 的,你以你的光明照耀。 虚灵中的充实。 (节选自朱良志《生命清供》,有删改) 八大山人的画就是一丸冷月,四方无隅,惟我独大。不孤不大,惟有其孤,故有其大。云林、石 17.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层次。 涛、八大山人都是以哲学的智慧来作画,云林的艺术妙在冷,石涛的艺术妙在狂,八大山人艺术妙在 18.作者分析八大山人画作特点时,谈及云林、石涛和王维,分别有什么作用? 孤。 19.结合文章内容,解释“秋月正孤”的含义。 山人的《孤鸟图》,从画面左侧斜出一略虬曲的枯枝,在枯枝的尽头,画一袖珍小鸟,一只细细 参考答案: 的小爪,立于枯枝的最末梢之处。似展还收的翼,玲珑沉着的眼,格外引人注目,除此之外,别无他 17. 首先由山人诗句,引出其创作的艺术特点:孤危意识,孤独精神,孤往情怀;然后结合诗画作品 物。此画在构图上突出“孤而危”的特点,孤枝、孤鸟、可见的独目、撑持的独脚,总之,画家用心 具体阐释山人对“孤危”的理解和表现;最后总结山人画作的格调:重视生命尊严,于生命以嘉赏。 地告诉你,这是多么孤独的世界。空空如也,孤独无依;色正空茫,幽绝冷逸。 而耐人咀嚼的是,枝虽枯,而有弹性;势虽危,而不失宁定的气息。尤其是鸟的那只眼睛,并没 18.云林、石涛:指出他们创作同中有异、各有千秋,在比较中让人对八大山人艺术之“孤”有更深 有逡巡和恐惧,相反却充满了安宁。虽然是孤立无依,但似乎它并不在于要寻个依靠。山人是带着谐 刻的认知;王维:以王维的诗境和山人的诗画相比较,说明山人诗画中蕴藏着和王维诗作里一样的精 谑的心情来强化“孤危”的,真可以说是吟味孤独。 神境界. 山人《题孤鸟》诗云:“绿荫重重鸟间关,野那花香窗雨残。天遣浮云都散尽,教人一路看青 19.从外在构图看,八大山人的画画面简淡,孤鸟孤花,孤独无依,正如孤月幽绝冷逸,格调凄冷; 山。”孤独非但没有给他带来精神的压抑,反而使他感到闲适和从容,感到挣脱一切羁绊之后的怡 从画面的内在精神看,虽孤立无依却不寻求依靠,超越外在危的表象下,自成一个圆融的世界;因而 然。虽然画面是孤独的鸟、枯朽的木,但山人却听到间关莺语花底发,体会到盎然春意寂里来,疏疏 “秋月正孤”形象地印证了画作的艺术特点,代表了他的最高艺术境界。 的小雨荡漾着春意,淡淡的微云飘着清新。寂寞的画面,枯朽的外表,黝黑的墨色,这些哪里能 17.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文章思路,解答该题熟读文本,概括每节的大意,然后把意义相近的段 “掩”得了他胸中的春情、他生命的惊悸。 落合并,文章开头由山人诗句,引出其创作的艺术特点,2—7节结合诗画作品具体阐释山人对“孤 他在《题竹石孤鸟》中写道:“朝来暑切清,疏雨过檐楹。经竹倚斜处,山禽一两声。闲情聊自 危”的理解和表现;最后总结山人画作的格调。 适,幽事与谁评。几上玲珑石,青蒲细细生。”这样的诗简直有王维的境界。王维那首著名的《书 点睛:分析概括文章思路先大体概括每段段意再根据各段意义把文章切割成3-4个部分(这里必然有 事》小诗写道:“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无边的苍翠袭人而来,亘 把意义相近的段落合并的过程)最后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各部分的内容,用语可以摘取、合取、自撰, 古的宁静笼罩着时空,蒙蒙的小雨、深深的小院、苍苍的绿色,构造成一个梦幻般的迷蒙世界,一位 表达的时候注意用“首先”“然后”“最后”这样的连接词。 亦惊亦哦的静处者,几乎要被这世界卷去。简单的物事,为人们创造了一个无限回旋的世界。王维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