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学校德育实效性提高对策论文
学校德育实效性提高对策论文一、新时期影响德育实效的问题分析 (一)开放的社会环境和学校德育较封闭的参与方式间存在反差 当代学生处在对外交流日益扩大、通讯传播手段日益发达、社会活动日趋多样化
学校德育实效性提高对策论文 一、新时期影响德育实效的问题分析 (一)开放的社会环境和学校德育较封闭的参与方式间存在反差 当代学生处在对外交流日益扩大、通讯传播手段日益发达、社会活动日趋多 样化的社会氛围中,接受着广泛的社会信息。开放的大势一方面使人们增强了商 品经济观念,另一方面“一切向钱看”也成了相当一部分人的行为准则,再加上 文化市场上不健康的东西一度泛滥。而学校相对而言,就像是一片净土。学生在 学校中接受的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启蒙教育,接受的是高尚的道德情操熏陶。 但在家庭中、社会上却耳闻目睹了许多纷繁复杂,光怪陆离的社会现象。因此, 学生道德品质受到腐蚀,纯洁的心灵也受到污染。所有这些都不能单纯地责怪孩 子,也不能简单地埋怨老师的思想工作不力。老师不可能把学生关在封闭的校园 里,校园的围墙实际上已经坍塌,八面来风拍打着教室的门窗。学校筑起的道德、 信念大堤,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商潮中显得单薄、脆弱。这种学校德育与学生认识 社会的二律背反现象,已经成为造成学校德育实效性反差的根本原因之一。 (二)学校德育全面育人目标与家庭教育的畸形目标间存在反差 学校教育要求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而家庭教育由于家长素质及其价值取向 的偏差而导致了畸形发展。这二者间的反差影响了学校德育的质量。许多家长重 智轻德,“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十分迫切,在物质需求上舍得大量 投资,但在孩子多方面的精神需求上却很少关心;有的家长教育方法简单粗暴, 深信棍棒之下出秀才;有的家长埋头于个人事业,或受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夫 妻双双外出打工,根本不过问孩子的思想、学习状况,教育子女的责任“全托” 给教师;也有的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什么社会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什么孩子 的全面发展,统统置于脑后。更有甚者,由于家长自身的道德品质低下,耳濡目 染的学生自然也就“近墨者黑”;溺爱型家庭的孩子抓住父母教育子女问题上的 盲点和矛盾,在道德修养之路上不断下滑;粗暴型家庭的孩子惧怕家长,养成孤 僻、急躁、自卑的性格,家长的暴力手段,反而把孩子推向了社会的阴暗角落。 (三)变革的社会现实与学校传统的德育内容及观念间存在误差 在育人观念上,日新月异的社会变革造成当代学生思想观念的现实性、超前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