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对开展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初探
对开展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初探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为提高学生素质,发展个性。于是,大课间体育活动就被提了出来,它即不是过去我们认为的课外体育活动,也不是过去我们所认为的课间操,它是在课间操基础
对开展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初探 【摘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为提高学生素质,发展个性。于是,大课间体育活动就被提了 出来,它即不是过去我们认为的课外体育活动,也不是过去我们所认为的课间操,它是在课 间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体育锻炼组织形式。通过调查、分析得出,大课间体育活动 对学生的体育兴趣、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大课间体育活动、调查与分析、改革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取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现代体育和教育学有关书刊。 (2)访谈法: 和部分教师、学生座谈,然后记录整理。 1.问题的提出 自国家教育部于1999年推广大课间体育活动以来,这项活动已在全国不少城乡学校得以 蓬勃地开展。大课间活动一般多则40分钟,少则25分钟,平均达到每天30分钟。总体说来, 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全员参与、实效明显,受到学生普遍喜爱。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近几年在课间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学校体育新的组织形式,与课 间操相比,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长,活动内容多,组织形式活,练习强度适宜,师生共同参 与,它不仅可以对学生紧张的学习起到调剂作用,而且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有明显的实效。 由于大课间体育活动具有多种功能,将大课间活动提到大课间活动课的层面,列入课程计划, 进一步发挥其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同一时间里全校学生每天上好一堂体育活动课十分 有必要。 从教育功能来看,国内外现今对课程的理解有所拓展,即学生踏入学校大门,在教师的 指导下,开展的一切学习活动,都可称之为课程。以此推论,大课间体育活动不也能称之为 大课间活动课吗?从贯彻素质教育,体现“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确保学生每天达到一小时 体育锻炼的要求出发,把课间操扩展为大课间体育活动课的组织形式,成为有组织、有计划 开展的一种活动类体育课,既有必要,又有现实的意义。 2.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基本认识 从我的调查和与有关教师的研讨中,对大课间体育活动课的基本问题提出如下几个看法, 与同仁们商榷: 2.1作用: 除对紧张的以室内文化学习为主的智力活动是一种调节外,还能满足对体育活 动的需要,促使学生在操场上、在阳光下陶冶身心,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它既是校园 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又是折射学校管理的一面镜子;既能体现一所学校校风、校 纪、学生的精神面貌,又反映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2特点: 大课间活动的开展要具有创新性,要符合标准,要形成学校特色。学校在开 展大课间活动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创编出符合学校自己特点的大课间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