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iAAA从“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探王国维的忧生诗思

从“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探王国维的忧生诗思 王寿鑫 【内容摘要】夏中义先生在《王国维:世纪苦魂》一书中认为:“忧生之苦既是王国维师承叔本华哲学的心理动因,同时也是王国维所再创的人本—艺术美学

从“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探王国维的忧生诗思 王寿鑫 【内容摘要】夏中义先生在《王国维:世纪苦魂》一书中认为:“忧生之苦既 是王国维师承叔本华哲学的心理动因,同时也是王国维所再创的人本—艺术美学之 魂。”本文试以忧生之苦为出发点,以王国维的哲学思想为主线,分别从哲学之思与 艺术之道这两个维度重新解读王国维的“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说,并初步展 示王国维在中西审美比较与融合中所取得的实绩。 【关键词】忧生之苦;人文忧患;审美升华;以物观物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标举“境界”说,他认为:“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 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他对此说相当自负,曾 言:“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来‘境 界’二字,为探其本也。”围绕着“境界”,王国维探讨了三组关系:造境与写境、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隔与不隔。论者经常将这三组关系分开来谈,我认为这三个 方面是应该紧密联系起来不可分割的。这三组关系分别是从作者构思与创作、文本 形象塑造、读者欣赏品味三个角度来谈,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不仅几乎囊 括了文学的整个过程而且也构成了王国维整个词论的核心骨架和思想精髓,其他的 词论思想都是对这一核心框架的有益补充和延伸。 本文所论的是第二组关系,即“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王国维对这组关 系的论述甚为微妙。我认为这组关系是王国维打通人生之境与诗词之境、“从人文 忧患走向审美升华”,从而实现哲思与艺术交融会通的关键所在,代表了王国维思想 的最精深处。有的学者认为“王国维将境界的内涵首先理解成人格境界,然后再从 人格境界推演到诗学境界。”(1)因此在王国维那里境界具有二重性,这种说法是很 有见地的。其实就境界本身来看,除了人格境界(或言人生境界)和诗学境界外还应

腾讯文库auiAAA从“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探王国维的忧生诗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