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贵州省遵义市市第六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2021-2022学年贵州省遵义市市第六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清太祖实录》记载:努尔哈赤曾对自己身后国家政治制度提前作出安排“继朕而嗣大位者,毋令
杂剧俑 京剧脸谱 学年贵州省遵义市市第六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 2021-2022 试题含解析 A古代舞蹈艺术的演变 B.古代绘画艺术的发展 一、选择题(每小题分,共分) 260 C.古代市民生活的演变 D.古代戏曲艺术的发展 1. 《清太祖实录》记载:努尔哈赤曾对自己身后国家政治制度提前作出安排“继朕而嗣大位者,毋令 参考答案: 强梁有力者为也……且一人纵有知识,终不及众人之谋,今命尔八子为八和硕贝勒,同心谋国,庶几 D 无失。尔八和硕贝勒内择其能受谏而有德者,嗣朕登大位。若不能受谏,所行非善,更择善者立 焉。……”这一安排 3. 孙中山说:“在国内,君主可以不要,忠字是不能不要的。……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 A.形成了君主与大臣相互制约的局面 忠,自然是高尚得多,故忠字的道德还要保存。”孙中山对“忠”的理解是 B.奠定了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基础 A.弘扬传统的忠孝思想 C.顺应了民主取代专制的历史趋势 B.保持忠君爱国思想 D.遵从了“禅让制”的古代传统 C.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 参考答案: D.强调国家民族意识 A 参考答案: 本题主要考查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且一人纵有知识,终不及众人之 D 谋,今命尔八子为八和硕贝勒,同心谋国,庶几无失。尔八和硕贝勒内择其能受谏而有德者,嗣朕登 辛亥革命。从材料可知,孙中山批判的是“对君主一人的愚忠”,而大力宣扬 “为四万万人效 大位。若不能受谏,所行非善,更择善者立焉”可以看出大臣对君主是可以相互制约的,故本题答案 忠”,即为国家民族效忠。所以D项表述符合题意,A、B两项是孙中山批判的对象, C项材料并未 选A项。B项说法错误,努尔哈赤时期就已经确立了议政王大臣会议;C项说法错误,清代还是专制 直接体现。所以应选C。 的统治,不是民主的;D项中“禅让制”错误。 4.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促进了近代欧洲的思想解放。因为它们都 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了下列图片,据此判断,他的研究课题应是 2. () A.抨击封建君主的专制统治 B.体现人们实现自我价值的诉求 C.倡导理性至上和科学思维 D.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现实 参考答案: B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比较。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都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故都 能体现人们实现自我价值的诉求,所以选B。 5. 西塞罗说,“苏格拉底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拉了回来,引入城邦甚至家庭之中,使之考虑生活和美 德、善、恶的问题”。他旨在说明苏格拉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