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现代教育的内在矛盾与未来教育的核心理念

再论现代教育的内在矛盾与未来教育的核心理念 再论现代教育的内在矛盾与未来教育的核心理念 《现代教育的内在矛盾与未来教育的核心理念》以及《论文的解放》两篇论文在中国教育网《教育研究》栏发表后,得到教育同

再论现代教育的内在矛盾与未来教育的核心理念 再论现代教育的内在矛盾与未来教育的核心理念 《现代教育的内在矛盾与未来教育的核心理念》以及《论文的解放》 两篇论文在中国教育网《教育研究》栏发表后,得到教育同仁的关 注,尤其是周庆怀、小布衣两位先生提出了商榷意见,在此表现衷心 的感谢。真理愈辩愈明,古人曰“识者为朋,非者为友”,我从心里 感到高兴。本应该早日作答,但为了进一步听取各方面 ___,推迟到 现在才予以答复。 一、古代是精英教育,还是大众教育? 我认为: 【近现代教育走出门精英教育的峡谷,而步入大众教育的广阔天地, 成为解放人性,开发智慧,激发创造的催化剂。“科技兴国、教育强 国”成为各国政治家的共识。】 周先生认为“孔子束修、已经标志着 大众教育,当然你家能不能拿得起学费是一回事,但是不讲身份 了。”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是开创了私人讲学的第一人,是伟大的教育 家,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这是学术界公认的。但说“孔子束 修,已经标志着是大众教育”我却不能苟同。“束修”只一束乾肉, 是当时最薄的礼,虽然如此,孔子从没有不予以教诲的,可见孔子的 情操是很高尚的。然而就这样薄的礼,一般大众也未必能送得起,即 就是送得起,也供养不起。孔子处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时期,孔 子在政治上是维护奴隶制的,孔子的教育对象不可能扩大到奴隶阶层 去。樊迟请教孔子怎样学农,孔子斥之为小人。他讲“民可使由之, 不可使知之”倡导愚民政策,提出“学而优则仕”,给少数统治阶级 培养接班人,这难道还不是精英教育吗?孔子那个时代根本就无法做 到大众教育,而且封建社会也做不到这一点。只有在近代社会,教育

腾讯文库再论现代教育的内在矛盾与未来教育的核心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