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 桌子有多长(P、14)教案 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教案 桌子有多长(P、14)教学目标: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能估计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教案桌子有多长(P、14) 教学目标: 1、 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 2、 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3、 能估计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重点: 能估计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能在刻度尺上正确读出物体的长度。 课前准备: 尺子、铅笔等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提出疑问 1、估一估、说一说:讲台有多长?课桌有多长? 2、小组讨论:你能用哪些方法来说明课桌有多长? 3、小组代表发言,说明自己的方法。(用手、笔、文具盒、书、本子、橡皮等) 二、 学习厘米与测量方法 1、疑问过渡:为什么我们同学说的数都不相同呢?该怎么呢? 2、为了让我们得到数据相同,我们要用相同的工具来测量,要用相同的单位来计数。我们 可以用“尺子”来测量。 3、认识尺子,学习厘米。 (1)、出示尺子,认识尺子。 (2)、认识刻度,学习厘米。先估计1厘米的长度,再在尺子上找出1厘米的长度。每两个 刻度之间的距离是1厘米,也可表示为1CM。 4、联系实际,说一说什么东西的长大约是1厘米的? 5、动手操作:测量铅笔的长度。 6、说一说你的测量结果与测量方法。 7、小结测量方法:把一端对准0刻度,根据另一端与尺子上重合的位置,读出数值。 三、 实践操作,巩固知识 1、第1题:先让学生估计并说一说大约数;再请学生进行测量;最后让他们看看自己估计 得是否准确? 2、第2题:先估后量再填。 3、第3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小熊量错的题目,说说怎样量才 正确的?我们在测量时应注意什么? 四、课堂总结。 对于才一年级的学生,要在一堂课中掌握厘米的概念,还要学会正确的估算、测量,还是 那句话,教材过难。 在练习中出现了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就是练习和书本的不配套。举例:看随堂……

腾讯文库一年级数学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