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6.1望岳教案4长春版
望岳 学习目标: 1、有感情朗诵课文,背诵诗篇。 2、了解诗意,体会诗人情感。 3、品味诗歌语言,了解诗的艺术特色。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背诵全诗 三、教学难点 :理解诗中哲理和意境;感悟诗人高瞻远瞩的气魄和远大的抱负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国家山河秀丽,景色优美,名胜古迹数不胜数。单说山,就有很多, 但在群山之中,谁最有名呢?那当然是“五岳”,因为有语云:“五岳归来不看山”。那在五 岳之中谁的名气最大呢?泰山──五岳之首,“泰山归来不看岳”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 略一下杜甫笔下的泰山是如何一番景色! 二、作者简介 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现存诗1400首,这些诗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及 衰这一转折过程中的种种社会现象,展现出广阔的生活画面,成为唐代社会的历史,历来被 称为“诗 史”。代表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及“三吏” “三别” 三、写作背景 杜甫20—35岁时曾遍游中国的大江南北。《望岳》这组诗就是在他24岁时写成的。这组 诗共三首,分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书上这首诗即东岳泰山,是现存 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壮年杜甫那种蓬勃的朝气。 四、 检查预习 岱宗dai 夫如何 fu 未了liao 生曾云ceng 绝眦zi 五、 范读课文 感受诗意 听准字音 六、 朗读课文 .七、解读 ⑴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岱宗:泰山亦名岱山,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 又称"岱宗"。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 齐、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即山东地区。 青:山色。 未了:不尽。 句意:泰山是什么样的面貌?苍翠的山峦,在齐鲁大地上连绵不断,望不到尽头。 起始两句以设问提起,既包含着酝酿已久的神往之情,更写出泰山雄拔于齐鲁大地的雄 姿,可谓意出高远。 ⑵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造化:天地,大自然。钟:聚集。神秀:指山色的奇丽。 阴阳:阴指山北(水南),阳指山南(水北)。割:划分。这句是说,泰山横天蔽日,山南 向阳,天色明亮;山北背阴,天色晦暗。还指同一时刻却是两个世界。 句意:天地间的神奇峻秀啊,都在这一山凝结聚绕,那山北山南一边暗一边明,判若黄昏和 晨晓。 这两句诗已经体现出杜甫造语炼字精雕细刻、语不惊人誓不休的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