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沁阳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测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5
河南省沁阳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测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5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9分,每小题3分)古罗马与汉长安从公元前三世纪开始,汉帝国崛起于亚洲东部,而古罗马也在欧洲逐渐
河南省沁阳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测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5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9分,每小题3分) 古罗马与汉长安 从公元前三世纪开始,汉帝国崛起于亚洲东部,而古罗马也在欧洲逐渐走向繁荣。但是长安和 罗马有着很不相同的城市发展脉络。长安是平地起城,其选址经过缜密论证,考虑的是管辖辽阔疆 域的安全需要,代表的是整个国家和整个民族的根本利益,“先政治军事,后经济文化”的脉络十 分清楚。对比之下,罗马城是自然形成的都城,早在公元前753年就已建城,早已有相当的经济文 化基础,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后终于变成了古罗马之都,并在帝国之初达到全盛,其发展脉络 刚好与长安相反。 因为城市发展脉络的不同,他们的文化发展脉络也不同。长安文化在很短的时间里依靠强大的 国家力量快速崛起,而罗马文化则是继承了希腊文化甚至埃及文化发展而来,发展过程有几百年之 久。 长安文化带有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这是由居于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决定的。但是长安文化又 有包容和吸纳的一面,其他思想流派只要和最高统治者意愿相合,就能得到快速发展。在这种情况 下,长安文化以周秦文化为基础,广泛吸取了楚文化、齐鲁文化、燕赵文化、吴越文化甚至少数民 族文化及域外文化的成分,从而形成自己博大精深的文化特色。它既代表了本国甚至本大洲文化的 最高水平,又带动了周围广大区域内的文明进程,而且它还促成了世界最大的单一民族——汉族正 式形成。 长安文化作为一种集大成的新兴文化,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愿意探求和吸纳其他文化来充实 自己。张骞在西方人之前最早开通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就是中国人对自己以外世界的一次大探 求。汉武帝封张骞为博望侯,“博望”二字恰如其分地道出了长安文化的探求性。 罗马文化中没有一支像儒家思想那样独大的至尊核心,奥古斯都称帝,但共和思想和法则依然 深入人心,即使是逐渐兴起的基督教文化也没有改变罗马文化多元的特质。罗马帝国广阔疆域内, 大大小小的诸多城市都被允许按照首都的模式去建设和发展,而在中国,地方城市的建设是不能同 首都平起平坐的,同时罗马城中众多的公共活动场所也是长安城中不可能有的。只是到公元392年, 基督教才发展为罗马帝国的国教,成为至尊一元的宗教文化,但这时距罗马帝国的解体已只有几年 时间了。 长安文化和罗马文化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非宗教性。长安文化中有多神信仰的倾向,但是 按照儒家“敬鬼神而远之”的理念,长安文化中的宗教元素始终没有上升到主导地位,而儒家的“仁 爱”思想使长安文化洋溢着强烈的人文精神。在这种人文精神的推动下诞生的《史记》影响了一代 又一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也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罗马文化继承了古希腊开明而松散的多神信 仰,充满科学探索精神和人文精神。这种强烈的人文精神在蛰伏数百年后又成为文艺复兴能在意大 利发端的历史渊源。罗马帝国晚期,基督教逐渐强大,罗马甚至成为基督教教廷所在地,这与宽容 而多元的罗马文化背道而驰。 1.下列选项不属于长安文化范畴的一项是( )(3分) A.长安文化中有多神信仰的倾向,但这些宗教因素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始终没有上升到主导地位。 B.长安是平地起城,其选址考虑的是安全,代表的是整个国家和民族,“先政治军事,后经济 文化”的脉络十分清楚。 C.长安文化具有包容和吸纳的一面。它广泛地吸取了长安以外的异地及少数民族文化乃至域外 文化,具有一定的探求性。 D.长安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思想,带有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洋溢着强烈的人文精神。 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在罗马帝国时代,罗马文化没有一支像儒家思想那样独大的至尊核心,而是呈现文化多元的 特质。 B.长安文化崛起时间短、速度快、内容少、空间大,所以才广泛吸取楚文化、齐鲁文化、燕赵 文化、吴越文化甚至少数民族文化及域外文化的成分。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