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下高速公路工程造价控制机制研究报告
市场经济下高速公路工程造价控制机制研究报告1、背景和依据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高速公路建筑市场的管理还不够规范、建设资金被使用不规范、项目投资的损失和浪费增加、项目
市场经济下高速公路工程造价控制机制研究报告 1 、背景和依据 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高速公路建 筑市场的管理还不够规范、建设资金被使用不规范、项目投资的损失和浪费增加、 项目管理混乱、工程造价管理体制混乱等,工程严重质量问题也时有发生,特别是 高速公路工程造价控制上的问题一直未能得到较好的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决算 “” 超预算、预算超概算、概算超估算的三超现象仍然存在。长期以来,我们在控制 工程造价上往往把主要精力放在项目实施阶段,和竣工阶段,而忽视了工程建设项 目实施前的造价控制。另外,我国一直采用工程预算定额作为计价依据,由于工程 预算定额控制的量是社会平均消耗量,还不能准确地反映企业的实际消耗量,不能 充分体现公平竞争的原则。定额计价模式反映不出建设先后顺序、主从关系和资金 使用的时间、空间的秩序,只是单纯从会计的角度规定我国工程造价的构成,体现 不出工程造价管理的清晰思路,实施起来容易混淆。而且,定额控制在一定程度上 也不利于招标工作的展开。解决我国高速公路投资失控、工程造价控制问题的关键 是对现行的高速公路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现行的计价依据和工程造价的控制环节进 行改革、创新。 2 、高速公路造价的形成、竞争、供求的影响 公路工程不同于一般商品,它具有一般商品的属性,又有其特殊性,因而公路 工程项目的造价形成机制也具有其特殊性。按照公路工程项目建设各阶段的先后顺 序,项目决策阶段进行工程投资估算,并以此作为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主要依据, 设计阶段在投资估算的限制条件下按照设计方案编制项目概预算,为下一阶段招投 标标的编制提供依据。从招投标阶段开始,公路项目真正以商品的形式进入市场, 在业主和施工单位之间完成承包交易,形成公路工程的合同价,以后则有施工单位 负责完成公路产品的实体建设,并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建设需要调整设计方案,同时 使工程造价适时调整,最后由业主,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共同完成工程施工竣工结 算和决算,形成最终的公路工程造价,随着建设项目的不断深入,工程造价越来越 符合实际,但同时对工程造价的总体却在逐步减弱。 在整个公路建设周期内,参与公路建设的各个单位,在每一阶段造价的制定过 程中,计价依据都采用国家、地区或行业内的统一定额,而定额是一种典型的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