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诗教案设计:领略自然之美
本教案以诗歌《草》为主题,旨在引导学生赏析自然之美,了解诗歌对自然的描绘和表达方式,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提升学生对自然的感知能力和审美意识。一、前置知识与技能:1、对自然的感知和了解,了解草的种类
本教案以诗歌《草》为主题,旨在引导学生赏析自然之美,了解诗歌对自然的描绘和表达方 式,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提升学生对自然的感知能力和审美意识。 一、前置知识与技能: 1、对自然的感知和了解,了解草的种类、生长环境及特点等; 2、基础的诗歌鉴赏能力,主要包括韵律、节奏、意境等方面; 3、一定的语文表达及写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和感受诗歌《草》所表达的自然之美; 2、培养学生对草和自然的热爱和敬畏; 3、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体验语言的美感; 4、掌握如何用文学的形式来表达个人对自然的感受。 三、教学过程: Step1前导活动 1、创设情境:请学生观察周边的自然环境,特别是学校附近的草地、花坛等,了解安全注意 事项并进行科学探究; 2、观察和思考:提问“你们都喜欢草吗?为什么?”,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验; 3、扩展思维:以组为单位,请学生拍摄当地生长的草、花等,并进行分组展示和交流,分享 对自然的感受、发现与思考。 Step2阅读诗歌 1、教师朗读《草》诗歌,引导学生全面了解诗人的写作背景和创作思路; 2、自主阅读:让学生阅读该诗歌,体会其节奏韵律、意象和意境,了解典故和隐喻等; 3、口头交流:让学生讨论自己对于诗歌的理解和感悟,鼓励思维碰撞和合作探究; 4、写作准备:教师提供写作素材和范例,指导学生了解如何用文学的形式表达自己对草的感 受。 Step3诗歌创作 1、素材收集:让学生在校园内采集草、花等,体验和感受,收集写作所需的素材; 2、构思和写作:让学生按照感受编写符合自己心意的诗歌,引导学生合理运用语言来表达自 己的情感、思考和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