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用工荒”反思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原因-用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

由“用工荒”反思大学生构造性失业的因素|用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   摘要中国高校自从1999年大规模扩招以来,大学生年毕业数从1998到翻了6倍。因扩招过快所带来的就业难题,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部分

由“用工荒”反思大学生构造性失业的因素|用工荒和 大学生就业难 摘要中国高校自从1999年大规模扩招以来,大学生年毕业数从 1998到翻了6倍。因扩招过快所带来的就业难题,产生了广泛的社会 影响。部分部门和媒体把产生问题的本源指向了经济构造调节和经济 增长措施转变不到位,和大学生就业能力低等方面。本文觉得,这些并 不是问题的核心因素。大学生就业难和“用工荒”同步浮现反映出的 是劳动力的构造不合理。要解决大学生的构造性失业问题,应当从高 校招生规模和国民经济的整体协调性和学校既有的招生和就业体制 着手。 核心词学生;构造性失业 春节过后,“用工荒”成了新闻媒体关注报道的热点,曾经一度被标 记为文化水平低、就业困难的农民工忽然成了市场的香饽饽。而和“用 工荒”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学生就业难。据央视经济半小时记者观测, 目前农民工和大学生工资差别越来越小,诸多农民工职位的月工资所 有在1500元以上,部分技术工人的月工资甚至能拿到元以上,且处在 增长态势。而目前诸多为大学生提供的职位,待遇一般在1500元至元 之间,甚至浮现了大学生“零工资”就业状态。“用工荒”和大学生就业 难同步浮现阐明在整个劳动力市场中,大学生就业难并非绝对的岗位 缺少,而是构造性失业。那么,为什么会浮现如此明显的构造性失业呢? 一、产业构造和大学生自身不是大学生构造性失业的核心因素

腾讯文库由“用工荒”反思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原因-用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