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四川省泸州市泸县一中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附答案详解)
202L2022学年四川省泸州市泸县一中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9小题,共35.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劳动与人的关系是密切的。恩格斯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就一般的
202L2022 学年四川省泸州市泸县一中高一(下)期中语 文试卷 935.0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小题,共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劳动与人的关系是密切的。恩格斯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就一般的日常理解而言, 劳动 是付出体力或脑力进行工作,以期满足生产生活需要或者换取酬劳的活动。但如何 从一般意义 上的“劳动创造人”推演出劳动的育人价值,却不能一蹴而就。从教育学的 立场出发,要探明 “劳动独特的育人价值”,就需要说明劳动教育有哪些区别于德育、 智育、体育、美育的地方., 其他四育薄弱和缺失的环节又如何能通过劳动教育得以完善。 首先,需要厘清劳动教育和德育 的关系。部分学者认为劳动价值观的培育是劳动教育的 首要目的,甚至认为“劳动教育虽然包 括劳动技能学习、调节紧张学习生活等功能,但 其最核心、最本质的价值目标却只能是:培育 学生尊重劳动的价值观”。价值观的形成 毫无疑问是劳动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但是对劳动价 值观的过度强调,也有可能遮蔽更 加丰富的教育意义。劳动作为对体力和脑力的使用,对外部 世界的改变和对人自身的塑 造,应该具有从身到心,从体到德更加丰富的内涵。如果只聚焦于 价值观的培养,就有 可能又把劳动教育变成了某种变相的德育或政治教育,这同样是对劳动教 育整体目标的 偏离。 其次,需要辩证地理解劳动教育中体力和脑力的关系。部分研究者认为劳动教育中的 “劳动”, 并不包括“狭义的脑力劳动”和“纯粹智力活动”。另一部分研究者往往又 强调不能仅仅把劳 动视为体力劳动,要重视当下“脑力劳动的比重不断增加、新形态的 劳动不断形成”的特征, 若一味强调“出力流汗”,劳动教育就会严重脱离时代与社会 实际。这种冲突促使我们进一步 反思:怎样考虑劳动教育中的身体和智力的关系?劳动 形态的扩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 势,是成人劳动世界的结构和分类,然而这种变 化是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和学习劳动的应然参 照吗?教育者需要深入反省身体和精神 的对立,将其还原到身心发展的层次和顺序上去,形成 可供劳动教育参照的身心关系。 最后,劳动教育也要区别于生计教育或职业教育。诚然,从学 校毕业之后,多数人都会 进入各类劳动岗位,这是教育服务于社会的功能。但是,从教育本身 的立场而言,如果 没有生计或者职业的需求,我们还需要劳动教育吗?劳动教育对人还有意义 吗?只有这 个问题能够得到肯定回答,劳动教育才有本质的合法性,而不仅是外在的功能性意 (2) 义。 因此,就教育学意义而言,开展劳动教育最本质的理由,不是因为不劳动就吃不上饭, 《诗经•采薇》中“ ,”两句用大雪纷飞来表现戍卒返家路途的艰 难和内心的悲苦。 (3) 在《离骚》中,屈原用“ ,”两句表现其坚持真理,追求美好的德 行,纵使身死也不 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