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 名师导航12师说 新人教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名师导航12师说 新人教版必修3内容感知 韩愈是我国古代继司马迁后最杰出的散文家,他提出“文以载道”的主张,反对南北朝以来华而不实的文风,提倡先秦两汉的“古文”,倡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名师导航12师说 新人教版必修3 内容感知 韩愈是我国古代继司马迁后最杰出的散文家,他提出“文以载道”的主张,反对南北朝 以来华而不实的文风,提倡先秦两汉的“古文”,倡导了唐代“古文运动”,极大地影响和推 动了古代散文的发展。韩愈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称为“一代文宗”。 《师说》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 了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陋习,表现了作者不顾流俗,独抒己见的非凡勇气和斗争精神。实 际上,我们可以把《师说》看作韩愈提倡“古文运动”的一个庄严的宣言。 句段剖析 一、疑难妙句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剖析:学者,此指学习的人,与今义有别。 古代学习的人都有老师。文章开篇便径言主旨,语气斩钉截铁,将“必”字嵌入其间, 把从师求学的重要性强调到不容置疑的程度。在这里,作者援古以立论,一方面包含着作者 “是古”而“非今”的褒贬,另一方面也深藏着作者以“古”而律“今”的用意,因此起笔 就字挟千钧,声成金石。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剖析:“……者,……也。”为典型的判断结构。“所以”,这里是“用以”“用来……” 的意思。受,通“授”,传授。 教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给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 这一句紧接首句,对“师”的职责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原来他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 义,既不是指各级学校的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老师,而是指社会上 学有所成、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在“传道”“受业”“解惑”三者当中,传道是核 心和目的,所谓“道”,就是儒家的思想;“受业”是手段,“业”是指儒家经典,是“道” 的载体。在“受业”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疑问,所以老师最基本的任务就是“解 惑”。下文韩愈也正是从这方面来申述从师学习的必要性的。 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剖析:无,无论。所存,存在的地方。 因此,不论是贵是贱,不论是年长还是年少,道理所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 这一句鲜明地点出了择师的态度和标准: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官职大小,道理存在 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而当时的士大夫之族认为,年龄相近的不该相师,对道的认 识相近的不该相师,官大的不该以官小的为师。作者的这一观点直接指向了士大夫阶层的门 第观念和“耻学于师”的陋习,这不仅表现出作者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还体现了作者在 学问面前人人平等的民主精神和辩证思想。 4.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剖析:这是第二段开始的三个感叹句。作者经过前面一段正面的理性阐述之后,携着批 判的锋芒指向“士大夫之族”的“耻学于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可见以从师为耻靡日 不有,就时间上说,此风盛长已根深蒂固;“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可见以从师为耻的危害 之大,从后果上说,此风盛行已酿成时弊。“无惑”之“难”是“不传”之“久”的结果, 两者的因果关系,与全文的首句“必有师”遥相呼应,将“师”突出到应有的地位。在这里 “嗟乎”喷薄而出,强烈的情感,颇能打动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