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结构抗震设计》电子教案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电子教案第一章 地震基础知识与工程结构抗震设防一、 学习目的与要求1、了解地震的主要类型及其成因;2、了解世界及我国地震活动性以及地震成灾机制;3、掌握地震波的运动规律和震级、地震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电子教案 第一章 地震基础知识与工程结构抗震设防 一、 学习目的与要求 1、了解地震的主要类型及其成因; 2、了解世界及我国地震活动性以及地震成灾机制; 3、掌握地震波的运动规律和震级、地震烈度等地震强度度量指标; 4、掌握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抗震设防目标和抗震设计方法; 5、了解基于性能的工程结构抗震概念设计基本要求 二、课程内容与知识点 1、地震按其成因可分为三种主要类型,即火山地震、塌陷地震和构造地震。其 中构造地震为数最多,危害最大。构造地震成因的局部机制可以用地壳构造运动 来说明;构造地震成因的宏观背景可以借助板块构造学说来解释。 2、地球上地震活动划分为两个主要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南亚地震 带。我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南亚地震带之间,是一个多地震国家,抗 震设防的国土面积约占全国面积82.7%。 3、地震灾害主要有地表的破坏、工程结构的破坏造成的直接灾害,地震引发的 火灾、水灾、海啸等次生灾害,以及由前面两种灾害导致的工厂停产、城市瘫 痪、瘟疫蔓延等诱发灾害。 4、地震波是一种弹性波,它包括体波和面波,体波分为纵波和横波,面波分为 瑞雷波和乐甫波。地震波传播速度以纵波最快,横波次之,面波最慢。纵波使工 程结构产生上下颠簸,横波使工程结构产生水平摇晃,当体波和面波同时到达时 振动最为剧烈。 5、地震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等级,它以地震释放的能量为尺度,根据记 录到的地震波来确定的。地震烈度是指某地区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 响的强弱程度,它是按地震造成的后果分类的。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烈度随 距离震中的远近而异。 6、 工程结构抗震设防的依据是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中给出的基本烈度或其他地 震动参数。为反映不同震级和震中距的地震对工程结构影响,《建筑抗震规范》 将建筑工程的设计地震划分为三组,不同设计地震分组,采用不同的设计特征周 期和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