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发展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发展农村金融支农服务中的主要问题 农村金融服务“点多面广”,一般而言,衡量农村金融服务状况的指标包括: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农业贷款数量、农村地区小额贷款情况、农村金融机构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发展 农村金融支农服务中的主要问题 农村金融服务“点多面广”,一般而言,衡量农村金融服务状况的指标包括: 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农业贷款数量、农村地区小额贷款情况、农村金融机构可 持续性、农村政策性金融等多个方面。农户(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农村金融 支农服务弱化等问题也主要体现在这些方面。近年来,农村地区金融需求和农村 金融固有的业务成本高、风险大、收益低的矛盾日益突出,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 农村金融机构网点和从业人员减少,农村金融机构覆盖率低,部分农村地区仍然 存在金融服务空白。根据银监会公布的数据,截至2011年末,全国仍有1696个 乡(镇)没有任何金融机构,约占全国乡镇总数的4%;农村人均金融网点的资源 占有率低,平均每个乡镇的银行业网点为2.99个,平均每1万农民拥有的金融 机构是1.56个,每5.77个行政村分布1个银行业金融机构。从青海省情况来看, 截至2011年末,青海省尚有133个乡(镇)未设任何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 全省373个乡(镇),平均每个乡镇分布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1.63个,低于全国 平均水平(2.99个/乡镇);全省4163个行政村,每6.86个行政村才分布1个银 行业金融机构网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个网点/5.77个行政村);平均每万 名农民拥有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1.33个,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56个网点/每万 名农民)。实践表明,大型商业银行在农村地区提供金融服务不具备比较优势, 其业务活动往往无法适应小农经济,也无法解决因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高 风险和巨额成本等问题。中国并不缺少大银行,但缺少贴近基层的中小金融机构, 特别缺少根植农村、贴近农户、符合农村基本需要的微型金融组织。农村金融有 效供给不足的出现既有正规金融渠道有效供给不足的原因,也有因法律地位不明 确、政策风险大导致的非正规金融等民间资金被压抑,以及政府职能发挥不充分、 财政资金不到位等方面的原因。目前农村金融市场上,涉农金融机构主要是农村 信用合作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四家,但资金实力雄厚且 具有一定支农条件的农业银行,大多将资金投入到县域的大型企业和基础设施建 设上,很少直接服务于农户;邮政储蓄银行农村存款占比高而贷款服务较少、从 农村虹吸资金回流城市的现象依然存在;农业发展银行贷款主要投放于粮棉油收 1

腾讯文库精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