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成本下国际法的合法性剖析

交易成本下国际法的合法性剖析论文关键词:国际法/合法性/经济分析/交易成本理论论文内容提要。国际法为国际交往提供了制度保障,其功能在于通过产权界定、促进信息交流等方面来降低交易费用,促进国际合作。制度

交易成本下国际法的合法性剖析 论文关键词:国际法/合法性/经济分析/交易成本理论 论文内容提要。国际法为国际交往提供了制度保障,其功能在于通过产权界定、促 进信息交流等方面来降低交易费用,促进国际合作。制度经济学中的交易成本理论 为分析国际法的功能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降低国际间的交易成本是分析国际法之 “合法性”的内在依据。 在一个没有中央权威的平权社会,缺乏强制执行机制的情况下,国家为什么要服从 国际法。在国际法学4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国际法始终面临不断的质疑。在法 学领域,普芬道夫认为独立主权国家不受条约的束缚,可以随时解除协议,所以国 际法没有约束力。约翰·奥斯汀则根据其定义的法律三要素:主权者、命令和强制 力,否定国际法的法律性质,将国际法归结为一种“实在的道德”。[1]詹宁斯、瓦 茨、哈特、阿库斯特和路易斯·亨金等尝试从国际法的法律性质和外部效果来分析 国际法的实际约束力。但“国际法在大多数情况下得到了有效的遵守和执行”[2]的 论断并没有真正回答“国家为什么会自愿遵守国际法。”这一长期困扰的问题。 任何真正意义的法律都不完全依赖于外部的强制,其效力依据决定于其内在的“合 法性”,国际法也同样如此。小约瑟夫·奈认为:法律作为规则的两个特征——“可 预见性”和“合法性”,这是国家需要国际法和国际组织的两个理由。[3]那么何为 国际法的合法性。笔者认为制度经济学中的交易成本理论为分析国际法的“合法 性”提供了新的视角,降低国家间交易成本之经济功能才是国际法得以普遍遵守的 内在依据。 一、交易成本理论 交易成本一词是科斯在1937年《企业的性质》一书中首次提出的,并在《社会成 本问题》中对交易成本的含义作了比较详细的解释。科斯指出:任何一项交易的达 成,都需要契约的议定、对合约执行的监督、讨价还价以及了解有关生产者和消费 者的生产与需求的信息等,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就是“交易成本”。[4]由于市 场交易不是处于一种没有摩擦力的真空状态,所以,“零交易成本”是不可能存在 的。相反,有时候因成本过高而使交易无法达成。为了克服市场交易的固有缺陷, 企业应当尽可能地降低交易成本。 在研究方法上,交易成本理论从法律降低交易成本的基本功能出发,为论证法律的 合理性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并进而通过主体对交易规则的理性选择而实现法律的优 化,正因如此,交易成本理论才成为经济分析法学之法律经济分析的基本路径。 二、国际交往中的交易成本:基本范畴的契合 经济分析方法作为应用于法律等非市场问题研究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假设它们具有 与市场问题相似的属性,假设存在着一个与经济市场相似的法律市场。法律的经济 分析理论就是把法律舞台模拟为一个经济学意义上的市场,对各项法律的运行进行 分析和评价。以交易成本理论来分析国际法,其前提是国际法具备交易成本理论的 分析前提,即在国际社会中必须存在与交易成本理论相契合的基本范畴。笔者认 为,竞争性的市场、可交易的权利、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等交易成本理论的基本范 畴都可以在国际社会中找到与之相契合的对应物。

腾讯文库交易成本下国际法的合法性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