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辽宁省沈阳市重点联合体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含解析.doc
2021-2022高考语文模拟试卷注意事项:.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 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
2021-2022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 .2B(B)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铅笔将试卷类型填 o 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 2B .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 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 .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 划掉 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 . 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历史是对过去的认知,这是一条再简单不过的常识。然而问题在于:什么是“过去”?我认知的又是“过去”的“什 么”? 是行动,还是思想?对于克罗齐来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过去”和“现在”再无法脱开干系;而对于柯 林武德来说,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历史和哲学要实现同一。 第一个问题是,什么是“过去”? “过去”是指刚刚过去的“过去”,还是已过去久远的“过去”?对前者的意识 可 o 称“当代史”,而对后者的意识则是“过去史” 我们对当代史的兴趣容易解释:我们生活在它的巨大影响之下,它 鼓舞万 物,摩荡时世。但我们为何对遥远的古代史充满兴趣?原因仍与上相同,古代未成绝响,它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在人类的 精神活动中,“现在”并非遗世独立,“过去”保留在“现在”之中。就算我们不谈“影响”,仅对“过去” 的认知本身, 就说明了人类的存在真相:不知道“过去”,我们无法安处于“现在”之中。 o 然而我们对“过去”的认知只能立足于“现在”,在这一点上我们不能错乱,不能自欺我们诚然就在“现在” “当代史”固然是今人的产物,“过去史”亦然:我们带着我们的眼光我们的思路、我们的建构重新发现和认知了它们。 在此,克罗齐说出了他的名言:“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这条规律适用于一切历史的写作。所以,书写者写下的“过 去”其实并不真正是“过去”,而是“现在”眼中的“过去。 第二个问题是,我们认知的是“过去”的“什么” ?是行动,还是思想?柯林武德认为本质上是后者,“一切历史 都 是思想的历史”,而行为只是作为思想的外部表现才是可知的。所以历史学家不是要知道人们都做了些什么,而是 要了解他 们都想了些什么。这样一来,历史就成了对思想的思想,成了一种反思,这就与哲学达成了同一。克罗齐也 有类似的主张, 他说:“把历史提高到对永恒的现在的认识时,历史就凸现出同哲学一体,而哲学不过是永恒的现在的 思想。” 所有反思都需要目的,目的引导着行动。所以,“历史哲学靠目的概念活动”。而“剪刀加粮糊”式的历史学缺 乏目 的意识,所以并不是历史学。“鸽子笼”式的历史学是“剪刀加糖糊”的升级版,它把历史事实贴上各种精心制 作的标签, 并似乎拥有了一种知识的体系,但它仍然不太高明。目的决定方法,而非相反。在这个意义上,哲学可以 只作为历史学的方 法论存在。不仅如此,哲学经常陷入空谈,而历史却是实实在在的。这样,历史学就完成了对哲学 的理所当然的吞并。历史 学才是真实的人类认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