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第1课19世纪中叶的俄国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
第1课 19世纪中叶的俄国 INCLUDEPICTURE "G:\\方正\\人教历史选修一(20%)\\教参\\学习目标.TIF" \* MERGEFORMAT 本课主要介绍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
第1课 19世纪中叶的俄国 本课主要介绍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学习本课应重点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1.俄国的农奴制阻碍俄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是改革的根本原因。 2.新思潮的涌动,奠定了改革的社会基础。 3.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成为改革的直接原因。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53页 一、俄国的农奴制 1.农奴制的发展历程 (1)开始形成:15世纪末16世纪初,农奴制开始形成。 (2)正式确立:17世纪中期,俄国的农奴制正式确立。 (3)不断强化:18世纪以后,包括彼得一世在内的历代沙皇采取措施强化农奴制。 ①允许私营企业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②18世纪中后期,沙皇将自由农民及土地赏赐给贵族宠臣。 ③农奴制扩展到乌克兰、波兰等地。 (4)面临危机:19世纪上半期,阶级矛盾激化,农民骚动越来越多。 2.农奴制下的阶级关系 (1)地主占有土地和农奴,公开出售农奴,甚至用农奴做贷款抵押。 (2)农奴被迫为领主无偿劳动后才耕种自己的份地,承担沉重的赋税。 (3)农奴受到村社的严格管理,还要为沙皇政府服兵役。 [思维点击] 1.农民连同妻子儿女及其财产都属于领主所有……农民永远不能 随意离开主人,如果逃亡,领主有权无限期追捕…… 请回答: (1)上述图文材料说明农奴处于什么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