筇竹低产林改造技术措施

薀大关县低效筇竹林改造综合技术措施螇芆筇竹又称“罗汉竹”,是禾本科竹亚科筇竹属竹种,中小型混生竹类,属国家三级保护的两个珍稀竹种之一。筇竹是中国西南地区特有的竹种,面积约35.25万亩,仅分布于金沙江

大关县低效筇竹林改造综合技术措施 薀 螇 筇竹又称“罗汉竹”,是禾本科竹亚科筇竹属竹种,中小 芆 型混生竹类,属国家三级保护的两个珍稀竹种之一。筇竹是 中国西南地区特有的竹种,面积约35.25万亩,仅分布于金 沙江上游云南省昭通市11个县(区)和四川省雷波、叙永、 马边等县。昭通市筇竹面积约25.77万亩,占全国筇竹面积 的73.11%。筇竹是大关县分布面积最大,经济效益最高的一 个特色竹种,其面积达10.7万亩,占全市筇竹总面积的 41.52%,占全国筇竹面积的30.35%。主要分布在木杆、高桥、 吉利、天星、悦乐、翠华、上高桥、玉碗等八个乡镇,其中 木杆镇分布面积最大,占全县筇竹面积的50%左右。全县筇 竹笋年产量约4500吨,年产值约1350万元,但由于长期经 营管理不当,采笋过度,最终形成了大面积的低效林分。平均 亩产量仅42公斤。 筇竹低产林改造技术措施十分复杂,具有技术要求高、施 膃 工难度大、投入高、周期长等特点。针对这一难题,我县早 在1997年,由原大关县科技副县长董文渊博士在木杆镇细 沙村对筇竹低产林进行综合改造试验,总结出了一套切实可 行的筇竹低产低效林改造技术措施。同时,我县积极与西南

腾讯文库筇竹低产林改造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