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论文-效率与公平:客观规律与主观行为的统一
经济学论文-效率与公平:客观规律与主观行为的统一作者:房博 摘要:理解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首先需要界定经济效率、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三个范畴。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社会权力
经济学论文-效率与公平:客观规律与主观行为的统一 作者:房博 摘要:理解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首先需要界定经济效率、经济公平和社会 公平三个范畴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社会权力的分析,通过揭示经济效率与 经济公平在资本 社会权力的背后统一,经济公平与社会公平在制度完善的基础上统一,隐含了效 率与公平是客观规律与主观行为的统一的结论。基于这一结论,更加注重社 会公平,应该进一步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加大政府对教育、医疗卫生的支 出,优化支出结构;完善收入分配机制;建立系统的社会保障制度。 关键词:效率;公平;客观规律;主观行为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更加注 重社会公平”的命题后,学术界关于公平效率关系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出现了 “效率优先论”、“公平优先论”、“并重论”、“一致论” 等截然不同的观点[1]。通过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揭示的“资本的社 会权力”的分析,本文认为,效率和公平是客观规律和主观行为的统一。在必 要的制度安排下,效率和公平统一于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实践当中。 一、经济效率、经济公平、社会 公平:三个范畴的 理论界在讨论效率和公平问题时,在两者的含义上有着很大分歧 。在效率问题上,存在着“财富创造说”、“资源配置说” 、“制度效率说”、“生产效率说”等诸多界定;在公平问题上,存在 着分配公平、过程公平及利益公平等很多不同的观点[2]。本文认为, 理解效率和公平的含义,应该从经济效率、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三个范畴上 入手。 (一)经济效率。经济效率即效率,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包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