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传统文化意识调查报告
市民传统文化意识调查报告 近日,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公布市民传统文化意识。 调查发现,青年受访者对绝大部分中国传统节日的重视程度低于其他年龄段,除春节外,他们对如中秋、清明、元宵、端午等节日
市民传统文化意识调查报告 近日,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公布市民传统文化意识。 调查发现,青年受访者对绝大部分中国传统节日的重视程度低 于其他年龄段,除春节外,他们对如中秋、清明、元宵、端午等节 日的重视程度均低于35岁以上群体约10。0个百分点。然而,重视 圣诞节(33。8%)和情人节(32。9%)比重分别高于35岁以上群体 23。0和25。7个百分点。同样富有爱情含义的七夕节和情人节两 个节日,有32。9%的青年受访者表示重视情人节并会采取一定方式 度过,比重高出七夕节19。0个百分点。 在过去一年有46。9%的青年受访者没有在现场欣赏过中国传统 艺术节目,高于35岁以上群体6。7个百分点。问及未观看的原 因,大部分表示不感兴趣。 此次调查列举了八种带有典型意义的传统思想表述,部分得到 市民广泛认同。其中,所占比重最高的为“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认同度分别到达86。6分和85。8 分,分别有72。7%和71。8%的受访者很认同。而认同度最低的是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为68。7分,仅48。0%的受访者表示认 同,34。5%的受访者部分认同,14。8%表示不认同。 而青年受访者(17岁—35岁),除“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对其他七种表述的认同度均高于35岁以上群体。 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分析青年受访者文化生活、传统文化 认知等方面后发现,青年群体日常文化活动具有较鲜明的代际特 征: ●上网多非工作上网时间在1小时以上的受访者占青年群体的 比重达58。3%,高于35岁以上群体30。1个百分点。其中,上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