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学习:楷书的演变过程

书法学习:楷书的演变过程 如今一般所说的楷书,是从汉隶逐渐演变而来的,按照时期划分,可分为魏碑和唐楷。魏碑是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体,它可以说是一种从隶书到楷书的过渡书体,钟致帅《雪轩书品》称

书法学习:楷书的演变过程 如今一般所说的楷书,是从汉隶逐渐演变而来的,按照时期划分,可分为魏碑和 唐楷。魏碑是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体,它可以说是一种从隶书到楷书的过 渡书体,钟致帅《雪轩书品》称:“魏碑书法,承汉隶之余韵,启唐楷之先声。” 魏碑经常带有隶书的写法在其中,因此它的楷书性质还不成熟,但正因为这种不 成熟性,也就造成了百花齐放的场面,意态奇异,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康有为 评价有“魏碑十美”。而狭义的楷书则是指到唐朝以后逐渐成熟起来的唐楷,其 代表人物有初唐的欧阳询、虞世南、楮遂良、薛稷,中唐的颜真卿,晚唐的柳公 权。我们常说的楷书四大家“颜柳欧赵”,前三个就在唐朝。到了唐末,楷书已 发展到了顶峰,风格已过于规整,于是逐渐走下坡路了。但是“唐书重法,宋书 重意”,宋朝的苏轼以其诗人的风度开创了丰腴跌宕、天真烂漫的“苏体”,堪称 “宋朝第一”。宋末元初的赵孟頫,以其恬润、婉畅,形成了“赵体”,也就是四 大家中的“赵”,但是“赵体”严格来讲应该属于行楷,不再是规规矩矩的楷书 了,所以初学者一般从“颜柳欧”三体择一入手,这也被公认为学书之正路。下 面我将这三体从多个角度作一对比,有的角度还参考了魏碑和赵体,为的是能够 全面的认识楷书个体。以上重点对比了“颜柳欧”三体的风格与特点,这里面既 有时代的影响,又有个人的因素,如欧体形成于初唐,受魏碑的影响较大;颜体 受唐朝以肥为美的审美观点的影响,又较丰腴;而柳体由于柳公权为人正直,“人 正则字正”。 初期 初期“楷书”,仍残留极少的隶笔,结体略宽,横画长而直画短,在传世的魏晋 帖中,如锺繇的《宣示表》、《荐季直表》、王羲之的《乐毅论》、《黄庭经》 12 / 第页总页数页

腾讯文库书法学习:楷书的演变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