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教学反思录
文学作品教学反思录 《语文课程标准》为我们提出了目标与方向,我们在指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形象感染、情感熏陶、语言品味。其中审美是文学欣赏重要特点,也是文学欣赏重要任务。基于以上
文学作品教学反思录 《语文课程标准》为我们提出了目标与方向,我们在指导学生欣赏 文学作品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形象感染、情感熏陶、语言品味。其中审 美是文学欣赏重要特点,也是文学欣赏重要任务。基于以上理解,我在文学 作品教学中就有了以下一些想法与做法。 一.重视文本阅读,回归语文课堂文学味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语文课变成了政治课、历史课、地理课等。 我们语文老师上课只热衷于对文中知识剖析,忽略了引导学生对作品形 象、语言、情感揣摩、品味、领悟。我曾听过这样语文课:如一位老师在 教授散文《山中访友》这篇课文时,没有引导学生品味文中充满童话与浪 漫色彩语言,领悟作者热爱大自然情感,而是抛开文本,大谈如何交友问 题,把一篇有着诗化般优美语言散文上成了政治课。再如有一位老师上《变 色龙》这篇小说,讲到奥楚蔑洛夫“善变”时,设计了用脸谱来表现其人物 “善变”嘴脸,这一设计本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失为一个好主意, 可是教师在实施这一环节过程中,却大费周折,请学生上黑板画,画完之后 又再评画得像不像,好不好,把学生注意力全都引到了那几幅画上,完全忘 记了这是一堂语文课。教师任务应当着重引导学生从作品字里行间寻找人 物痕迹与特点,其他手段只是辅助,不能喧宾夺主。因此,在教学中要特别 注意这一点。如我在教授散文《云南歌会》时,没按照一般做法,在课前播 放一些经典民歌音乐影视片如《阿诗玛》、《刘三姐》等创设情景,因为我 认为这样会约束学生想象,分散学生对文本阅读注意力。而是从散文角度 出发,着重引导学生通过品味文中精妙语言,想象山野中对歌男女、着装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