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寻租性腐败成因的制度分析及治理]》
《 [寻租性腐败成因的制度分析及治理]》中图分类号:f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xx)07-0139-01摘要:自上世纪70年代寻租理论兴起后,该理论的影响就越来越广泛。寻租性腐
精品文章 [] 《寻租性腐败成因的制度分析及治理》 f06a1003-2738xx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07-0139-0170 摘要:自上世纪年代寻租理论兴起后,该理论的影 响就越来越广泛。寻租性腐败的理论研究,为解释发展中国家的腐败 现象及其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维度。本文对转型经济中 寻租性腐败成因的制度方面因素进行详细阐述,并据此提出了治理寻 租性腐败的制度体系。 关键词:寻租性腐败;成因;制度分析;构建治理体系 一、转型经济中寻租性腐败成因的制度分析 1. 经济人假设。 当我们基于西方理论体系在诠释制度对寻租性腐败的影响时,一 “” 个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前提假设便是经济人假设。从对寻租 理论的解释中我们可以发现,政府的主动创租行为是由于权利持有者 “” 都具有经济人的本性。当这些经济人在进行政治经济活动时,都 会考虑其所得的私人利益,这些私人利益包括他们目前从事工作所得 到的各种有形的物质利益和无形的精神利益,还包括各种预期利益的 贴现值。政府官员和政治家同样也是约束条件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的人,在通常的约束条件下,最便捷得到这种目的的途径便是寻租。 2. 正式制度的缺陷。 第一,转型期制度不完善。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 程中,政府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直接干预经济活动的,大到国家经济建 设的整体规模的决定,小到一件产品的生产、分配和销售,均普遍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