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论文诗海探珠不宜迟—从初中语文实验教材新诗教学谈起
诗海探珠不宜迟——从初中语文实验教材新诗教学谈起 语文实验教材七年级上册课本里选有13首诗歌,其中现代诗8首,古诗5首,另外还附有“课外古诗词背诵”10首,如此从初中低年级阶段就大规模地选编诗歌,
诗海探珠不宜迟——从初中语文实验教材新诗教学谈起 语文实验教材七年级上册课本里选有13首诗歌,其中现代诗8首,古诗5 初中 首,另外还附有“课外古诗词背诵”10首,如此从低年级阶段就大规模地选编 教师 诗歌,尤其是现代诗,在此前的教材中是不曾有过的。们要在认识上扫除障蔽, 以长远、积极的眼光看待诗歌教学,从而顺利地完成诗歌教学的任务。 学生 一、诗歌对有吸引力 教师们对加大诗歌分量的这种编排心存疑虑,原因之一是他们认为诗歌不 中学 是故事类的作品,难以唤起刚入的学生的兴趣,并且诗歌本身就难懂,学生读 了也懂不了。 这种看法似是而非。首先,它过分强调了学生的浅层的阅读兴趣,而忽视 了学生阅读接受潜能以及接受层次的丰富性。诚然,故事类作品对这个年龄阶段的 学生的阅读吸引力更大,但这是不是就意味着他们会排斥以至厌恶诗歌了呢?其实 只要对生活中的现象留心一下,就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从婴幼儿起似乎就能 领略到诗歌的魅力。那韵语形式的歌谣、谜语,有意义的、没意义的,孩子们能倒 背如流!及至进了学校后,“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两头尖”,“两个 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孩子们口念心记着这些美丽的诗句,同样兴趣盎 然。小学要毕业时,“同窗共六年,/友谊比蜜甜。/今日离别后,/何时再相见?” 这是写在好友毕业纪念本上的学生自己创作的“诗”,它很稚拙,没什么诗味,也 谈不上有什么艺术技巧,可学生对诗的喜爱不是可以从这里窥见一斑吗?可以说, 孩子对诗歌的喜爱是自发的、天生的,因为诗歌本身的音乐性使它具有让人不可抗 拒的魅力。 话又说回来,诗歌难懂也是事实。新诗字面上虽无生僻词语,读了以后有 时却让人不知所云,就是教师有时也会有如坠五里云雾之感。面对这个情况,教师 们首先不要灰心乃至怀疑自己的理解能力、欣赏水平,因为诗歌是最精粹的文学样 式,它表达的往往是诗人在特定情境下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带有浓厚的个人色彩, 加上语言上的凝练性、跳跃性、模糊性,诗歌的难以索解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