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综合各年真题自考笔记自考小抄自考串讲03326社会保障国际比较
第一章社会保障概念比较1、国际上对社会保障概念的若干解释。费城宣言(1944年)使用“社会保障”代替“社会保险”国际劳工组织1942年:“通过一定的组织对这个组织成员所面临的某种风险提供保障。”国际劳
第 一 章 社 会 保 障 概 念 比 较 在概念使用上,将社会保障、社会保险与福 和发展起到了普遍指导意义,这些理论主张 社会救助用以满足贫困需要;自愿保险用以 1 、国际上对社会保障概念的若干解释。 利国家三者相提并论或任意替换,实际上三 设计社会保障的一系列范畴,其中也包括了 丰裕居民的需要。 1944“”“ 费城宣言(年)使用社会保障代替社 者是有区别的,社会保障包括社会保险,而 关于社会保障的原则、方法和政策主张等, 2070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时期(世纪 ” 会保险 。但社会保 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 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产生了深度影 年代至今) 国际劳工组织 1942“ 年:通过一定的组织对 险与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在对象、范围、资 响。 实施福利政策的英国,积极对福利制度进行 ” 这个组织成员所面临的某种风险提供保障。 金筹集方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别;社会保 4 )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理论对社会保障制度 70 改革。早在年代末,以撒切尔夫人为首的 21 国际劳工组织出版的《世纪的社会保障展 障不等于福利国家,社会保障是有福利特性, 建立和发展的影响。 保守党执政时,就开始了改革。其指导思想 “ 望》中阐述的社会保障定义是: 它的根本宗 但福利概念比起社会保障,其内涵更为丰富, (5) 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思想的基本内容课后 是:首先,社会保障不应由政府包办,而应 旨是使个人和家庭相信他们的生活水平和生 但又有重大的区别。 包括: 是公私协作;其次,不能养成单纯依赖国家 活质量,会尽可能不因任何社会、经济上的 4 、简述社会保障的概念(基本表述) 1 满足人的需求是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的基本 的懒汉思想,要鼓励个人用劳动争取福利。 ” 。 不测事件受影响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依据法律规定,通 内在动因与目的; 1986 年英国通过的《社会保障法》中强调, 联合国 194812“ 年月,《人权宣言》曾把社 过各种方式,在公民暂时或者永久丧失劳动 2 社会保障与两种再生产理论; 社会立法必须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强调 ” 会保障定义为每个人为其自己家庭之健康 能力以及由于遭遇各种风险致使生活发生困 3 国民收入再分配理论,社会保障基金的建立 “” 公平加效率的立法原则。 与幸福,有获取在衣食住医及其必需社会服 难时给予物质补助和非物质援助,保障其基 及通过再分配调节社会成员的收入; 9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阶段 务方面应有的适当生活水准的权利,而对于 本生活的制度。 4 工人最好的保障是国家社会保障; (一)创始阶段 失业、疾病、残疾、寡居老年等情况下以及 5 、谈谈对社会保障内涵的理解(丰富内涵) 5 社会保障是社会改革的配套机制、动力机制 2050 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始建于世纪年代 由于个人不可抗力遭遇到生活危机,无法为 1 、社会保障是国家主导的、共担风险的社会 及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1951 。年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初期 生,有权利获得保障。 制度。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是国家和政府。 3 、原始社会的社会保障现象。 劳动保险条例(草案)》,其内容包括疾病、 德国 是世界上,它 最早建立社会保障的国家 “” 大家保大家的社会制度是一种共担风险的 在原始社会,大家共同生产,共同享受,多 负伤、生育、医疗、退休、死亡待遇和行业 按照市场经济运行的要求和强制自助性原则 社会制度。 则同饱,少则同饥;生产的功能与保障的功 救济等项目。 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并把社会保障理解为 219 、社会保障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产物。以 能合一,既无功能的分化,也无结构的分化, 全国总工会是全国劳动保险事业的最高领导 。德国将社会保障描述为: 社会公平与安全 80 世纪年代德国制定实施的有关社会保险 因此它的社会成员是很平等的,不论男女老 机构,劳动部是全国劳动保险工作的最高监 对竞争中不幸失败的那些失去竞争能力的人 1951 法令为起始标志。社会保障体系以年颁 幼都从氏族得到物质分配。 督机关。 提供的生活保障,是维护社会公平和社会安 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为法 4 、奴隶社会的社会保障现象。 (二)调整恢复阶段 全的保障制度。 律基础。 进入奴隶社会,人类丧失了氏族的社会保障, 2080 世纪年代初期,中国基本沿用和部分改 英国 对社会保障的界定为: (国家经济保障) 3 、社会保障是市场经济的安全网。 一般都求之于个人保障、家庭保障。 进以往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体系包含 “ 是一种公共福利计划,旨在保护个人及家庭 4 、社会保障是具有福利性的再分配机制, 5 、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保障现象。 劳动保险、民政救济和优抚三个层次。 免除因失业、年老、疾病或死亡在收入上所 社会保障基金来源于国民收入再分配,一般 中国古代的社会保障,主要是通过历代封建 (三)较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和继 受的损失,并通过公益服务和家庭生活补助, 采用国家财政预算和社会统筹两种形式。 王朝进行的,重视优抚政策,其对象是军人 续深化改革阶段 ” 以提高其福利。 5 、社会保障是现代政府的重要职能。 及其家属。 党的十四大政治报告首次提出建立社会主义 美国把社会保障视为安全网。社会保障是政 6 、社会保障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6 、欧洲中世纪的社会保障现象。 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也第一次明确把深化 府提供抚恤金、残疾救济金、失业津贴以及 7 、社会保障是关乎国运、惠及民生的伟大事 欧洲中世纪社会保障的一个重要特色,是除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四个 各种其他现金转移性项目的统称。 业。 国家外基督教会也承担重要职责。 重要环节之一。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 日本 学者森井利夫给社会保障的定义是:在 欧洲中世纪第一次以国家立法实施的社会保 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 第 二 章 社 会 保 障 起 源 比 较 国民生活中现收入中断或永久丧失时,国家 1601 障是年英国伊丽莎白女王颁布的《济贫 定》,进一步明确了建立新型的社会保障制度 1 、中国古代的社会保障思想。 为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收入而制定的综合 法》。 的目标、原则。已经初步形成了社会保险、 先秦诸子社会保障思想火花的内容包括哪几 性的措施和制度。 7 、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原因 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互助 方面? 2 、中国学者对社会保障概念的若干解释。 1 产业革命是社会保障得以产生的前提条件。 和个人储蓄保障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123 提倡富民济贫;提倡安老怀少;提倡对 陈良瑾 教授在《社会保障教程》中将社会保 2 无产阶级的成长壮大和不懈斗争是催促社 4 残缺型家庭成员及残疾者的救济;提倡对灾 第 三 章 社 会 保 障 理 论 比 较 障定义为:国家和社会,通过国民收入的分 会保障诞生的动力。 民进行赈济。 1 、德国历史学派的社会改良思想。 配与再分配,依法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 3 各种进步的社会学说是社会保障制度产生 “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均,不 经济学界关于社会保障制度的最早研究可以 利予以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 的理论先导。 ” 患寡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19 追溯到世纪末德国的新历史学派。其社会 侯文若教授在《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中认 8 、国外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阶段 2 、国外的社会保障思想。 改良主张为俾斯麦政府实施社会保险奠定了 为:社会保障可理解为对贫者、弱者实行救 1883-1934 (一) 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时期() 1 )早期空想共产主义对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 理论基础。新历史学派非常强调伦理道德因 助,使之享有最低生活,对暂时和永久丧失 这一时期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是与职业相关 影响。 素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实行生活保障并使之享有 的单项社会保险项目的出台,这一时期的发 早期空想共产主义的代表有三位,即英国的 新历史学派的社会改良政策有两个支撑点: 基本生活,以及对全体贡品普遍实施福利措 端标志是的国的社会保险立法。 莫尔、德国的闵采儿和意大利的康帕内拉。 一是从伦理道德出发,认为劳资冲突不是经 施,以保证生活福利增进,而实现社会安定, 1980 世纪年代,德国率先建立了社会保障制 这三位空想共产主义的思想宝库中,较为全 济利益上的对立,而是感情、教养和思想上 并让每个劳动者乃至公民都有生活安全感的 度。 面、系统、深刻地显示了社会保障之光,他 存在差距而引起的对立。二是新历史学派主 一种社会机制。 英国的《失业保险法》是世界上第一个强制 们的某些主张和建议对后来唤起人民为争取 张国家至上,国家应该直接干预经济生活并 郭崇德 教授在《社会保障概论》中定义:社 性失业保险法,对许多国家的立法产生了重 自由和民主而斗争,推动社会改革,建立健 “” 负起文明和福利的职责。 会保障的内容是以人为出发点的生、养、死 要影响。 全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具有极其深刻的意义, 1885 年德国推出了世界上第一部《疾病保险 葬和疾病、灾害等引起人的生活遇到困难时,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和繁荣时期 对后来社会保障理论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作 法》,这一理论主张是从社会安全角度出发的。 从国家和社会给予的基本生活来源。 1935-1979 () 用。 2“” 、庇古的经济福利思想。 郑功成 “ 教授在《中国社会保障论》中定义:社 1935 年美国通过了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保障 219 )世纪空想社会主义对社会保障制度建立 对社会保障最早的经济研究应当归功于旧福 会保障是依法强制建立的,具有经济福利性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保障进入繁 法》。 (3) 的影响。课后 。庇古之所以提出经 利经济学的创始人庇古 的国民生活保障和社会稳定系统;在中国, 荣发展时期,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世界上 19 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在世纪初发展到了高 济福利思想,是为了缓解当时的劳资矛盾, 社会保障应该是各种社会保险、社会救助、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急剧增加。二是社 级阶段,其主要代表人物有 法国的圣西门、 维系社会安全。 社会福利、军人保障、医疗保健、福利服务 会保障的覆盖面和受益范围进一步扩大。三 。这三位空想社会主义 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 庇古认为,福利系指个人获得的某种效用或 以及各种政府或企业补助、社会互助保障等 是社会保障项目构成趋于网络化。四是社会 思想都充满了社会福利思想,对后来社会保 满足,它们来自对财物、知识、情感、欲望 ” 社会措施的总称。 保障水平提高,社会保障开支占国民产值的 障制度的建立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的占有和满足或效用的总和便构成社会福利。 3 、各国社会保障概念的异同。 “ 比重显著增长,福利国家纷纷出现。所谓:福 “” 欧文的劳动公社是他构思中的理想社会制 庇古认为,为增进社会福利,一个社会就需 相同点: ” 利国家使公民普遍的享受福利,使国家负担 07.10 。 度 要在两个方面做出努力:一是为增加社会福 1 、社会保障的责任 主体是国家和政府 起保障公民福利的责任。 3 )讲坛社会主义者及费边社会主义理论对社 利就必须增加国民收入量,而要增加国民收 2 、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形成社会保障基金 贝弗里奇报告是社会保障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影响。 入量,就必须使生产资源在各个生产部门中 3 、社会保障的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 贝弗里奇在报告中提出了三个原则,一是普 1970 世纪年代末,西方出现了福利国家论思 的配置能够达到最优状态;二是政府通过税 4 、目的是要使生存发生困难的社会成员通过 遍性原则。二是政府统一管理原则。三是全 “ 想,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历史学派讲坛社 收机制把富人收入的一部分转移给穷人,社 保障能够生存下去,达到维护社会公平、缓 面保障原则。 “ ” 福利国 会主义者施穆勒和布伦坦诺等人。 会福利就会增大。 解社会矛盾、保证社会稳定的目的。 社会保障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自愿保 ” 家理论主张不难看到,社会保障理论具有较 庇古提出了一系列实施社会保障计划的准则 不同点: 险三类。社会保险用以满足居民的基本需要; 高的综合性,它对西方社会保障体制的建立 与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