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nbAAA相由心生

相由心生出处“相由心生”源自一个典故:据说唐朝裴度少时贫困潦倒。一天,在路上巧遇一行禅师。大师看了裴度的脸相后,发现裴度嘴角纵纹延伸入口,恐怕有饿死的横祸,因而劝勉裴度要努力修善。裴度依教奉行,日后又

相由心生 出处 “相由心生”源自一个典故:据说唐朝裴度少时贫困潦倒。一天,在路上巧 遇一行禅师。大师看了裴度的脸相后,发现裴度嘴角纵纹延伸入口,恐怕有饿死的 横祸,因而劝勉裴度要努力修善。裴度依教奉行,日后又遇一行禅师,大师看裴度 目光澄澈,脸相完全改变,告诉他以后一定可以贵为宰相。依大师之意,裴度前后 脸相有如此不同的变化差别是因为其不断修善、断恶,耕耘心田,相随心转。 佛学中的理解 “相由心生”一词在佛经和相学中都是有据可考的,佛学的“相”一般而言 是指事物的表现形式,与“性”相对,性一般是指事物本质,相学的相则是指面 相。 在佛学中,“相由心生”出自佛教经典《无常经》,佛曰:世事无相,相由 心生,可见之物,实为非物,可感之事,实为非事。物事皆空,实为心瘴,俗人之 心,处处皆狱,惟有化世,堪为无我。我即为世,世即为我。 所谓“相”,即是 我们平日生活中所见到的诸事物之表象。梵语攞乞尖拏Laks!an!a。指事物之相 状,表于外而想像于心者。大乘义章三本曰:“诸法体状,谓之为相”。唯识述记 一本曰:“相谓相状”。法华嘉祥疏三曰:“表彰名相”。花是相,草木是相,男 女是相,美是相,丑是相。所谓相由心生,即是阐述了一种超脱的唯心主义哲学, 《金刚经》有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说的是世上景象,不过光影;爱恨情仇, 都是妄念。之所以见相,是由于心中有相。如来说勿着相,也就是让弟子们不要为 尘世间的幻象所蒙蔽,应当一心求解脱,求大同,求真理。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 不变,万物皆不变。佛家说的“相由心生”,应归源于“维识宗”。“相”不是简 单指“面相”,而有更广泛的意义:状态。我们现在所处的状态都是众生的“心”

腾讯文库nnbAAA相由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