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三历史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三历史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第Ⅰ卷 选题题(共48分)1. 嘉庆帝亲政之初,认为凡事“必专责之军机大臣,则其权过重”,与“乾纲独断”的家法不符,强调军机大臣不过“承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三历史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第Ⅰ卷 选题题(共48分) 1. 嘉庆帝亲政之初,认为凡事“必专责之军机大臣,则其权过重”,与“乾纲独断”的家法不符,强调 军机大臣不过“承旨书谕”而已,皇帝并非“将臣工翊赞之职尽责此数人”。这表明嘉庆帝认识到( ) A.必须责罚军机大臣 B.军机处有利于皇帝的高度集权 C.应撤销军机处 D.军机处可能给皇权造成危害 2.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一书中,把一空间命名为“集市社会”,它有如一个蜂窝, 每一个蜂窝以一 个市镇为中心,由此向四方伸展出一些小路(有时是水路),通向周边的一 二十个村子;村落无法构成一 个自给自足的生活单元。这种“集市社会”体现了 A.自然经济结构的封闭和紧密 B.城镇在农村生活中的纽带作用 C.地方自治模式在中国的普及 D.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日益加强 3.据《明史·舆服志》载“皇帝常服:……袍黄,盘领,窄袖,前后及两肩各织金盘龙一……天顺 二 年,定官民衣服不得用蟒龙、飞鱼……并玄、黄、紫诸色。违例奏请蟒衣、飞鱼衣服者……治以重罪”。 上述材料 ①有利于研究古代中国服饰的发展演变 ②佐证了古代中国曾明确限定官民的服饰 ③有助于研究古代中国君主专制的演变 ④说明了明代国家法律建设的发展与完善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4.晚明时期姚旅才提出了“二十四民”之说。所谓的二十四民,就是在士、农、工、商、兵、僧之 外,新添了“十八民”,如道士、医者、卜者、星命、相面、相地、奕师、驵侩、修脚等。这新 增的十八民,全都是“不稼不穑”之民。从传统的“四民”或“六民”向“二十四民”’的转化 反映了 A.工商皆本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B. 重农抑商政策松弛,自然经济解体 C.政府的赋税改革松弛了人身控制 D.商品经济发展,明清时期社会流动频繁 5.下图是我国某一“五 年计划”时期工农业 生产的发展状况(单 位:万吨)。在该 “五年计划”时期 () A.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基本完成B.“左”倾错误对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C.国民经济逐渐陷入了瘫痪状态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 6.1940年9月7日,蒋介石下令“各战区应以十八集团军此次在正太、同蒲、平汉各路之游击破坏动作 为法则……加强敌后游击战,专以铁路、公路、水路各交通线与兵站、仓库、飞机场等实施有计划、有组 织之长期破坏。”材料主要反映出 A.防御阶段敌后战场的抗战 B.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开展游击战 C.国共两党均开展过敌后抗战 D.国共两党的抗战路线逐渐趋向一致 7.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与新文化运动紧密结合的,而五四运动的发生和成功,也依赖于当时社会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