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第三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第三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的10~13题。感悟春天 朱国良江南的春天,总是在淅淅沥沥的春雨中悄
别去!”可是事实上春光难永驻,有来必有去,谁也挡不住“落花流水春去也”的结局。不 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第三高级中学学年高一语文月 2021-2022 管是落花有意,还是流水无情,都表现了时间之易逝的自然迹象,但是精神上的青春,意志 考试题含解析 里的春色,进取中的春光,则当常驻于有志人和奋斗者的岁月年华里!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4月,有改动) 一、现代文阅读(分,共题) 353 10.第二段“但是那似乎是哲学的命题和诗人的想象”一句中,“哲学的命题”“诗人的想 1.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的10~13题。 象”在文中分别指什么?(6分) 感悟春天 (1)哲学的命题: 朱国良 (2)诗人的想象: 江南的春天,总是在淅淅沥沥的春雨中悄悄来临的,“杏花春雨江南”,这是上了名诗 之页的。历数我经历的几十个春天,总是乍暖还寒,反反复复需要冲破凛冽的西风和反攻的 寒潮才降临人间。因此春光很金贵,春色也往往只能雨中窥视,总在不经意中,只一眨眼, 11.第一段写作者对江南春天的特定感受,请简要概括。(4分) 便进入了初夏的境地了,常常令人生出春光难觅的感慨。 答: 珍爱春天,是热爱生活的一种执著,这也是对照冬天的岁月,有比较而有鉴别的一种实 际行动。虽然说,冬天的寒冷对于世界,是净化,是考验,是生命的再生前提和生活的新生 12.从全文看,作者对春天有哪些感悟?请概括作答。(6分) 要素。这也是一种反衬和折射:没有坚冰,谁去认可红梅的烂漫?没有白雪,谁去判定青松 的高洁?没有严寒,谁去仰视乔木耸立?但是那似乎是哲学的命题和诗人的想象。只有春天 答: 才是大众的,才是为伟人和凡人、诗人和农人共同承认和赞美的。 谁不承认春天是美好的?“遇物尽欢欣,爱春非独我”,诗人白居易就是这样说的,翻 翻一部唐诗吧,那里面尽有李白、杜牧、韩愈、李贺们对春的感慨。摆着道学面孔的人物, 是不是不咏唱春天呢?北宋理学家程颢写下了《春日偶成》,还成了《选本千家诗》的第一 首。朱熹更是有名的“老夫子”,他面对朗朗春光,盈盈春意,也吟唱着“等闲识得春风 13.对于那位美国哲人桑塔耶“甘愿做春天的俘虏”的做法,你怎么看?(5分) 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连讲究四大皆空的佛门子弟,也不能不被春天打动“凡心”,唐朝 的志南和尚写下了这样的名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在中国的古诗中, 答: 可以看出诗人们从各个角度歌唱春天,从春风、春水、春雨、春草、春柳、春鸟、春山、春 游、春宵、春眠等尽情歌唱,进而从欣赏春天写到珍惜春光。 借助春天,品味春色,目送春鸟,沐浴春风。可以感召人性,感受浮生,感叹世事,感 谢生活。这可以说是中外一致,概莫能外的。“闺中少女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 参考答案: 上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如果这位生在封建时代的女子奈何不了这种生活,那么现代 的那位美国哲人桑塔耶那则更有想得破、甘愿为春天俘虏的意味了。这位先生长期在哈佛教 10.(1)指冬天对于世界的意义,即冬天的寒冷对于世界,是净化,是考验,是生命的再生 书,50岁那年的春日,有一天在讲台上,偶有知更鸟飞来,立在窗格子上,他注意到了,感 前提和生活的新生要素。 受又一个春天的到来,他回过头来,对学生说,我与阳春有约!冲出教室,开始了他云游欧 洲大陆之行。 (2)诗人赋予梅、松、乔木等在冬天里反衬和折射出的品格。 生命四季,是我们每个人都共有的,而春天更能开启人们的感情之源,心灵之泉。英国 11.悄悄来临,不经意离去;来得强劲,去得干脆(匆忙、果断、决绝);春光难觅,只能 诗人拜伦有一年春天看见一位盲人沿街乞讨,脖子上挂着一块牌子写着“自幼失明,沿街乞 雨中窥视。 讨”,但每日所得甚少。诗人同情之下,马上给他改了八个字:“春天来了,我看不见!” 12.(1)春光难觅,值得珍惜;(2)珍爱春天就是热爱生活;(3)春天是美好的,大众 哪里还有比看不见春天更痛苦的呢!一时行人纷纷解囊。这是文字的力量,更是春天的魅 的;(4)春天可以感召人性,使人感受浮生,感叹世事,感谢生活;(5)春天可以开启人 力!难怪首次在甲骨文里露面的形声字就是“春”,难怪古人殷殷切切地寄语他的友人“此 们的感情之源,心灵之泉;(6)自然的春天易逝,精神的春光应该永驻在奋斗者的年华中。 行江南去,千万和春住”。居住在大观园中的湘云更是大声疾呼:“且住,且住,莫使春光

